第209章 奥斯卡和战争(1 / 2)
最快更新王牌好莱坞最新章节!
2003年2月11日,下午5点30分,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公布了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提名名单。
媒体将之形容为“已经确定是一套毫无趣味和惊喜的既定程序”,受金球奖尚未得以缓解的黑幕危机影响,也有不少评论认为在最佳影片一项,奥斯卡和金球奖一模一样的结果,表明了操纵者可能已经将手伸向了奥斯卡。
“那将是个灾难,好莱坞的荣耀就彻底沉沦和堕落。”
但是,不论如何,没有谁能够改变奥斯卡作为最受瞩目的奖项的地位——即便,此时的美国已经被伊拉克战争的阴云笼罩。
在5天前,丹尼尔在曼哈顿东河之畔,接受了古特迪斯的任命,正式成为联合国难民署的亲善大使。
不出意外,他在一众知名人士面前,身着干练的黑色西装和有蓝色海豚图样的条纹领带,发表了自己的就任演说,或者说是一篇反战演说。
丹尼尔在讲话中,描述了一副让人惊恐的画面。
“……伊拉克的城市、乡村都将成为一片一片的废墟,人民流离失所,在炮弹碎片和流弹里流血丧生,古老的两河文明孕育出的伟大人民将遭受难以置信的劫难和死亡威胁……军队将很快确定优势,但那绝不是胜利,反抗者将利用自己的身体,和对当地的了解,对人流攒动的闹市和美国军队的驻扎地进行流窜式的,不可预防的袭击,我们的军队将面对根本不可能防得住的自杀式攻击,宗教的信仰将被滥用,残暴不仁的野心将从战争的废墟上成长,世界将迎来一个充满不安、恐怖的时代……没有人是胜利者,所有人都将失败,无论是美国人、美国军人、伊拉克人、穆斯林,还有全世界希望处于和平中的人。我们不希望看到无数背井离乡的难民,也不希望看到父子相离、爱人永别的悲惨局面。我呼吁决策者。不要将战争瘟疫从潘多拉魔盒中释放出来,那将是我们无法承受的恐怖灾难。”
这一篇被《纽约时报》——它是亲民主党的,这个时候,之前的龌龊当然就一揭而过了。《时报》将之称为“一篇诗一样的反战檄文”,它说“丹尼尔在演讲中,描述了一副让人惊醒的画面,尽管他用词尽可能的委婉温和,但谁都能够看出。一旦发生战争,后果将惨重到何等样的地步。”
其它的报纸媒体的论调也大同小异,尽管目前权力人物支持战争是主流,沉默的大多数似乎也是如此,但跳出来沸沸扬扬地集会、游行的,却都是反战团体,所以公开的反战言论,现在是受欢迎的。所以得益于此,丹尼尔此次的发言基本上是以正面的、积极的方式被传播开来的。
“大家都在夸你的演讲稿写的不错。”
“我写了四遍,修改了十四遍。就算我是个不太爱学习的人,结果也应该让人满意了。”
“说实话,我真的不相信你的SAT就考了当初那么一点点分数,即便从你的第一稿中看来,你也不止考那么点。”库萨摇摇头,表示不解。
丹尼尔瞥了他一眼,“让我看看,布朗大学的高材生是不是在嘲笑我。好吧,我没有看出来,就当你是真心询问吧。事实上,我正在补课,我在伯班克拍戏的时候,每当米勒蹂躏他的哑铃、狄莎尔做面膜的时候。我都在抽时间看书。”
“哇,你要考大学么?”
“为什么不?我明年就可以休息,我打算去上个大学,读读商科什么的。”
“可你没法在一年内修完所有学分,而且你觉得即便不拍戏,你难道就闲的下来?”
库萨对丹尼尔的新想法有点不能理解了。“你已经可以去哈佛或者沃顿商学院开讲座了,为什么还要去读商科?”
“从可行性上来说,如果我在纽约或者加州读大学的话,我依旧可以处理其它事务。而且我也没打算一年内读完,我打算花个七八年的样子,在30岁之前能够毕业就最好了。”
“好吧,我真不想在我把奥斯卡影帝名单递给我的老板的时候,听他说他打算去参加SAT考试,以及申请一所大学,伯克利还是洛杉矶?”
“所以我还要继续回答么?如果不是伯克利,我希望是纽约大学。”丹尼尔挑了一下眉毛,“至于名单,我已经看到了。还不错,不是么?”
《钢琴师》入围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七项大奖——这和它在金球奖上的遭遇截然不同。《芝加哥》则入围了十一项,成为提名时刻的最大赢家。当然,总体来说,还是那么几部电影,最终受到了评委的肯定和支持,他们和金球奖的评委在总的评价标准上几乎是一致的,这似乎表明,“金球奖的评委还是守了一点基本的规矩的,当然,也有可能是奥斯卡也压根不知道规则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