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深意(1 / 2)
李二陛下面无异色扭头看向一侧的太子李承乾问道:“太子认为这幅字如何?”
刚刚晋王李治伏案书写的时候李承乾便在一旁观看见到父皇问及便颔首赞道:“稚奴虽然尚且年幼但是笔力却颇为雄健很是不错。房俊的这两句话也是极好的豪迈雄浑之余予人激励壮志之气概只要能坚持、够努力再是不可能之事亦能心想事成。”
这本是几乎所有人对这两句话的评价中规中矩可是在此刻心中刚刚升起猜忌之心的李二陛下听来却难免有些刺耳。
心想事成么……
身为太子怕是也只有一个理想了吧。
诚然自己刚刚对房俊的猜忌之心实在没来由对于房俊来说只要他本身不犯下大错一个宰辅之位是触目可及的若是能够好生辅佐太子待到他李二殡天之后太子登基宰辅之首亦不是不能展望一下。
总不会那小子还坐着改朝换代自己当皇帝的春秋大梦吧?
就算他想也绝对不能成事贞观一朝文臣如雨、武将如云皆是与他李二风里雨里浴血奋战搏来的这个天下岂能容得有人阴谋篡逆?侯君集等人之下场前车可鉴。
况且房俊既不是那等野心勃勃的性子更没有那份操持政务呕心沥血的耐性。
房俊没有野心那么太子呢?
太子固然纯孝仁厚可是没有谁能比依靠政变逆尔篡位的李二陛下更明白在绝对的权力面前所谓的人性是如何的脆弱……
岑文本看着面色有异的皇帝心里微微一动一丝不妙的感觉涌起赶紧岔开话题道:“陛下房俊卸任京兆尹即将去兵部任职那东市以及昆明池的建设是否要尽数移交给马府尹?还有自去冬开始便已然筹备的‘讲武堂’是否还依旧由房俊主持?”
马周苦笑告饶:“您老饶了下官吧这还未曾赴任呢哪里来的马府尹?恁地让人笑话。”
岑文本打个哈哈:“迟早之事而已。”
李二陛下觉得今天自己的状态有些不对劲……
深吸口气将这些莫名其妙的繁杂念头赶出脑海说道:“东市以及昆明池的建设一直由京兆府负责房俊既然调任那么便由马周来接手吧否则岂不是让那些京兆府的官员依旧听令于房俊?没这个规矩。”
最主要的是让马周情何以堪?
“至于‘讲武堂’的筹备……还是让房俊继续吧一直以来这个‘讲武堂’都是房俊一心操持朕直接授意未免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统属权责也模糊不清这不是好事。顺便便将‘讲武堂’划归兵部治下今后承担训练军中低级军官之责依旧是房俊全权负责。”
自然无人提出异议。
东市的翻建以及“讲武堂”的筹备建立皆是房俊一手筹划现在京兆尹的职位没了东市这块大饼落入马周口袋若是再将“讲武堂”这个桃子也给摘了那也太不讲究。
官场虽然自有规则但是为人处事无外乎“情理”儿子于情于理这个时候都不能再让房俊太难堪。
李二陛下瞅了瞅清秀稚气的晋王李治又瞅了瞅一脸憨厚的太子李承乾心中烦躁挥手道:“今日便这样吧朕有些乏了去寝宫小睡一会儿。”
众人告退。
出了朱雀门太子对岑文本邀请道:“孤近日得了一些江南的新茶中书令若是公务不忙可愿与孤一同品鉴?”
岑文本眯着眼看了一眼晋王李治渐渐远去的马车缓缓摇头意味深长道:“多谢殿下盛情老臣昨日身体不适积攒了不少公务这会儿正急着回去处理否则要耽搁了陛下的大事……不过说起饮茶之道张玄素那个老倔驴倒是深谙此道老臣所不及矣殿下何妨请他一同品鉴?再者太子詹事于志宁也不错。”
李承乾一听这两个名字顿时一阵头大……
自从立储之后李二陛下对李承乾这个嫡长子还是极其重视的为了培养出一位合格的皇帝李二陛下“搜访贤德以辅储宫“先后挑选了十余位老臣、名臣出任东宫辅臣如于志宁、李百药、杜正伦、孔颖达、张玄素、房玄龄、魏征等又令岑文本与马周时常去往东宫与太子谈古论今、针砭时政。
然而李二陛下忽略了一点这些老臣固然各个才华横溢、人品忠直却尽是一些铁骨铮铮之诤臣……既然是诤臣脾气肯定皆是又臭又硬教育方式便值得商榷。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等人的劝谏就让李承乾苦不堪言这三人几乎是比着上疏而且措辞是一个比一个凶狠言语一句比一句锋利似乎不讲李承乾贬低得一无是处不足以达到“鞭策”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