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第233章 山海经(2 / 2)
“不碍事,反正我现今也是在南齐,他能奈我何?”
拓拔翊点点头,把那堆废纸盘过来,“那好,就听你的,烧了吧。”
话毕,他便把东西全部抱出了屋子,然后生了火。
“外套脱下来烤烤吧。”
“要不我全部脱了给你看。”
“死不要脸。”钟离馥走到他身边去,将他半束着的发散开,然后细细地为他打理起来,“你的头发很好看。”
“我知道,母妃也有一头长长的,黑玉一般漂亮的头发,那个老皇帝很是喜欢,所以他喜欢吻母妃的头发,就像是那****吻我的头发一样。”
拓拔翊用着极其抒情的语气说出了这话,却惹得钟离馥一阵脸红。
很多事情她做倒是无所谓,但是一被说出来,便总觉得变了些味道。
“馥儿,若是很多事平定下来,其实我倒是想去看看更加广阔的世界。”他叹息道。
“北魏和南齐你都已经见过了,哪儿还有更广阔的世界?”
拓拔翊浅笑道,“这个世界,我们能见到的还太少了。禹曰:
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
它的原意说:“秦代虫书记载说:中国大地有文字记载的山,划分出来的有五千三百七十座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这“五千三百七十座山,六万四千五十六个村落。”这些我们都没有能见过。”
钟离馥点点头,同意了他的观点。
“你可有看过《山海经》?”
钟离馥摇摇头,“那是一本奇书。”
“倒是有趣地很,《山海经》里记载了很多我们平时想都无法去想想的东西,但是凡事没亲眼见过这些东西的人,都没有资格说她不存在。但是由于《山海经》所用的全是先秦时代的规范文字,字迹古朴,字义原始,后人很难读通它,因此,读出了许许多多的神奇事迹来,《山海经》中的山从山名开始,就给人们留下无法定位的山名,它与现代的山名几乎不能对照,使人头痛了两千余年不能自拔。”
“那我看来是该去读一读是,但是先秦文字,还真是有些头疼。”
“这个倒是无用太去担心,《山海经》是秦代中国《地理志》,是我国上古时代第一部《地理志》,它记事简单明了,只记中国分区的山、水、人口、物产、矿产、动植物、民俗等地理状况,不记载历史、古帝、神话、荒谬怪物,只记载中国境内的客观存在的地理概况,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科学著作,因此,只要掌握先秦文献一字一词一义的读法,书中所谓的荒谬内容就会自然消失。”
“那……像是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什么的都是假的吗?”
“我不知道,但是我却想有个人去陪我看看,究竟真假。”
钟离馥垂下头,她大致知道了他的打算。
“你没打算真的安安心心继承北魏的皇位?”
“我讨厌这个皇位,从记事起就讨厌得很,你觉得呢?不过若是你喜欢的话……”
“我也不喜欢。”钟离馥叹了口气,“因为皇位二字,死过太多人了,我的父亲,便是为了抱住帝王的皇位,战死沙场。然后,我又看见了各式各样的人为了争夺这个皇位而丧命。但是,他们始终是自找的。”
拓拔翊点点头,“听说祁家世代是以白泽自居,我倒是想看看这白泽是否真的存在。”
钟离馥偏偏脑袋看着拓拔翊,然后取下了自己脖子上的吊坠,递到他手上。
“我倒是也想知道,这白泽的模样,却也是长得好看。”
拓拔翊对这个坠子并不陌生,他也曾细细把玩过,只是在这里藏毒,他始终还是无法理解,“白泽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昆仑山上著名的神兽。它浑身雪白,能说人话,通万物之情,很少出没,除非当世有圣人治理天下,才奉书而至,常与麒麟或凤凰等,视同为德行高的统治者治世的象征。是可使人逢凶化吉的吉祥之兽。祁家以此做比,倒是也算贴切。”
“这种神兽有什么特殊之处吗?我听你说也和别的神兽差不多的样子。”
“它甚至比龙凤还更珍贵。”拓拔翊笑着道,把白泽坠子还给了钟离馥,“它知道天下所有鬼怪的名字、形貌和驱除的方术,所以从很早开始,就被当做驱鬼的神和祥瑞来供奉。尤其到了东汉后,对白泽的尊崇更是隆重。当时《白泽图》(又称《白泽精怪图》)一书非常流行,到了几乎人手一册的程度。书中记有各种神怪的名字、相貌和驱除的方法,并配有神怪的图画,人们一旦遇到怪物,就会按图索骥加以查找。在禅宗语录中,也常见有‘家有白泽图,妖怪自消除。’‘不悬肘后符,何贴白泽图。’‘家无白泽图,有如此妖怪’一类的语录。人们将画有白泽的图画挂在墙上,或是贴在大门上用来辟邪驱鬼。当时还有做‘白泽枕’的习俗,即做成白泽形象的枕头用于寝卧,其用意也是为了辟邪驱鬼。在军队的舆服装备中,‘白泽旗’也是常见的旗号。人们甚至以‘白泽’来为自己命名,出现了许多叫‘白泽’的人。所以祁家如此,大致也是想要讨个吉利。”
“那倒也是厉害,不过兄长确实是这样的人啊。像是全天下的事情他都知道一样。”
“大公子确实如此,有时候我都在想,他是不是从那算说中的神山昆仑而来。”
拓拔翊一直是向往这昆仑的,虽然他是鲜卑人,但是自小接受着汉化的教育,也对汉民族的东西特别感兴趣,若不是邹家如此强硬的话,他认为鲜卑人和汉人是可以不分种族地和平在一起的。
何况,鲜卑皇室自孝文帝至今,传承下来的汉族血脉定是被鲜卑本组的血脉还要浓的了,他也不清楚自己到底算是汉人、鲜卑人还是汉文化教育下的鲜卑人。毕竟民族这个问题,第一要考虑的,实际上是民族认同感。
现今绝大部分的鲜卑人都是被汉化教育着的,甚至很多人连鲜卑语,鲜卑文字都不会使用了,想到这点,他也不由得佩服汉文化的强大包容力。
“我倒是听说过昆仑的。”钟离馥笑着道,她知道,那是一座圣山,华夏民族的圣山。
传说中元始天尊的道场玉虚宫坐落其上,故而别名:“玉京山“。又因昆仑山位列西北乾位之上,故而昆仑山又名:天柱。
很多神话传说,都是因为天柱崩塌而起的。
“那就给你一个机会,显摆显摆你仅有的认识吧。”拓拔翊笑道,摸摸她的头。
“还就不想给你说。”她努努嘴,坐到火堆旁边,伸出手去烤火,烤着烤着,也不禁地讲起来故事来,“传说,黄帝的孙子有个孙子,叫做颛顼,他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他统治的地盘也很大、很多。颛顼视察所到之处,都受到部落民众的热情接待。但是他也办过不合情理的事情。有这么一条律令就是他规定的:规定妇女在路上与男子相遇,必须先避让一旁;如果不这样做,就被拉到十字路口打一顿。很差劲的家伙吧?”
拓拔翊笑笑,“你是女子所以才会这样觉得罢。”
“不准你给他说好话的哦。”钟离馥皱起眉威胁道,与继续讲起来,“和颛顼同时期,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氏是炎帝的后代。传说他是二人首蛇身,长着满头的赤发,他的坐骑是两条龙。他对农耕很重视,尤其对水利工作更是重视,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那个时候,人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水的利用是至关重要的。这共工氏倒是神农氏以后,我比较佩服的,他完全心系百姓。”
“如果是个太平盛世,这样的想法倒是很好的。可惜凡事太平盛世,当权者者边都是想着怎么压榨百姓。”
“还有互相倾轧。”钟离馥无奈道,“共工有个儿子叫后土,对农业也很精通。他们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把水利的事办好,就一起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况,发现有的地方地势太高,田地浇水很费力;有的地方地势太低,容易被淹。由于这些原因,非常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共工氏制订了一个计划,把土地高处的土运去垫高低地,认为平整垫高洼地可以扩大耕种面积,高地去平,利于水利灌溉,对发展农业生产大有好处。颛顼部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颛顼认为,在部族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是自己,整个部族应当只听从他一个人的号令,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他用这样做会让上天发怒为理由,反对共工氏实行他的计划。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表面上是对治土、治水的争论,实际上是对部族领导权的争夺。要说这两个人比起来,力气上,共工氏要强:论机智,他却不如颛顼。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氏。当时的人对自然知识缺少了解,对鬼神之事都极为相信,不少人上了颛顼的当,认为共工氏一平整土地,真的会触怒鬼神,引来灾难,因此颛顼得到了多数民众的支持。共工氏不能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他来到不周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的坚强决心。”
“然后,故事快到关键的地方了吧?”拓拔翊对这故事自然是熟悉无比的,但是他还是耐心地听着钟离馥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