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元旦日乾隆使脸色(1 / 2)
最快更新满清异姓王最新章节!
乾隆腊月二十六封玺,一大年仅仅歇了五日,初一天还未亮便起了床,一路祭拜到天坛,等到返回太和殿时,正是曙光尽露,红日东升之时。
今日是新年第一天上班,众王公大臣来的齐整,俱自一身簇新,连平日不甚修边幅的弘昼都穿的利利索索,暖帽上十一颗东珠在日头的照射下熠熠生光。大臣们以傅恒为首,他平日就注重仪表,在这样重要的场合,穿着更是毫无瑕疵。
众人本已等的心焦,忽见乾隆皇帝明黄色二十四人抬御轿逶迤而来,黑压压跪了一地,直至乾隆下御轿,迈着矫健的步伐拾阶入殿,这才随着弘昼与傅恒两位领班鱼贯入内,各就本位,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众目睽睽之下,乾隆皇帝端坐在大殿正中须弥宝座上,视线在弘昼傅恒刘统勋于敏中阿里兖等人身上一一扫过,良久才道:“众卿平身吧!正所谓新年新气象,过了个年,瞧诸位气色,各个不错,朕心甚慰!”顿了下目视弘昼道:“就是老五,脸色儿有些白,可是身子不适么?”
弘昼不妨乾隆先就把话题转到自己身上,躬身道:“劳主子挂怀,臣弟吃的饱睡的香,没事!”
“如此便好,”乾隆一笑,冲旁边侍立的太监道:“请玉玺吧!”
太监躬身应是,扯着公鸭嗓子叫道:“皇帝开玺啦!”声音又细又尖,远远的传到殿外。不多时,便见尚宝监总管太监李进忠的带领下,二十五个小太监各端一方玉盘鱼贯而入,齐整整的排列在御座下,静待乾隆开玺。
这样的开玺形式乾隆已经做了整整三十次,这次并无任何不同,下了须弥座,首先揭开最东头太监手里玉盘上的明黄缎子,露出里边一方白玉质蟠龙缠绕的玉玺,乃大清授命之宝。再次揭开第二名太监玉盘上明黄缎子,露出里边一方碧玉质蟠龙缠绕的玉玺,乃皇帝奉天之宝。并不停留,依次揭开大清嗣天之宝,皇帝之宝二方,天子之宝……直至最后一方第二十五方墨玉质交龙纽广运之宝,才算结束了例行的开玺仪式。(没查到资料,自己想象的,如果有人知道,不妨发表在书评,我自会改正,感激不禁)
重升须弥座,静待李进忠领着端玺太监鱼贯出殿,乾隆这才深吸了口气,冲底下王公大臣缓缓道:
“今日元旦,万象更新,朕自登基算起,战战兢兢,至今已是三十个年头。赖诸天保佑,先祖庇护,众臣工辅佐,总算没有出什么岔子。如今思来,实乃万幸。”先说了句自谦之词,接着他口气转为严厉,“开玺之日,乃是历代留下的传统,按说是不该说什么的,不过,未雨绸缪,朕要多讲几句:圣人说忠说孝,说仁义廉耻,无非教导天下归仁。朕治天下,以仁做纲,以恕做纬,自问兢兢业业,寻思天下臣民必定不肯负朕。谁知朕想的过于美好,总有那些人欺朕良善,阴奉阳违,上下勾结,做出些人神共愤,天理难容的事情。哼,岂不知三尺之上有神明?岂不知煌煌国法,非是虚设?言尽于此,希望诸位臣工无则加勉,引以为戒!”
乾隆那声冷哼,好似数九寒冬的一道冰锥,狠狠的刺在诸位王公大臣的心上。听着他冷厉的严词依旧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不禁吓的全部跪伏在地上,以头抢地,没有人敢触他的霉头,心中只是思量,不知出了何事,惹得这位平日和蔼可亲的老爷子,居然在元旦大典之时便发作起来?一时间俱自悚悚不安,噤若寒蝉!
大殿上忽然落针可闻,良久之后,才听乾隆长长叹息一声道:“莫怪朕捡这个日子发作,实在是底下人们闹的太过不像话,朕心里着急啊!”
说着再叹:“先帝爷将这九州之地尽数交予朕,定是对朕给予厚望的,朕不愿做那耽于享乐的帝王,朕要做圣祖爷先帝爷那样的帝王,其中艰辛,又有谁知道呢?”
说罢又叹息一声,本来俊朗的面孔上居然闪过一丝疲惫,怅然道:“贺表就不一一念了,都递上书房,忙了一大早,朕乏的很,除了弘昼春和留下,其他人都跪安吧!”
乾隆下了须弥坐,径往殿外行去。傅恒和弘昼对望一眼,冲底下依旧跪着满面茫然的诸人挥了挥手,匆匆跟在乾隆身后往大殿外走去。
出了大殿,乾隆居然不坐御轿,步行径往中右门,过崇楼左拐,看样子是要去寿康宫。弘昼与傅恒跟在他的身后,见他不说话,不知道他在跟谁生气,谁都不敢贸然开口。
快过慈宁宫的时候,弘昼实在忍不住,落后一步,轻拍了同样闷头不言声的高大庸一把,向乾隆努了怒嘴,用口型问了句:“主子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