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第一个难题(2 / 2)
不得已,麦香免费派送了五天,可是五天过后的效果仍是不理想。
总结了许久,麦香觉得最大的弊端应该还是报纸本身的问题,报纸本身的内容不吸引人。这个时代识字的人本来就不多,而且绝大多数读书人奔的是科考,剩下的就是一些官员和商户,对他们来说,当然是国家大事和朝政更能引起他们的关注,那些街头巷尾的小道新闻虽然也好奇,但是更多的是一带而过,他们不会花钱去购买这些没有用的信息,毕竟人家还是要做正经事。
想到这个,麦香去找了几次纪晓岚和弘融,回来后自己动手做了一份手抄报,同时还有一份详细的说明书,然后她拿着这些东西找上了永恩。
“你疯了,不是跟你说了不许干涉朝政,你怎么对邸报上的内容妄加评议?还有,这些新闻也是你一个小女子也能评议的?”永恩粗略浏览了一下标题,便对麦香吼道。
“姐夫,你稍安勿躁。你听我跟你说,你看这篇文章,我论述了一下西域那边的风土人情,西域那边地广人稀,大量的土地荒芜着,那里的少数民族如今还只是游牧为生,如果我们内地的人可以过去开垦土地,我们可以大量种植棉花、小麦、瓜果等农作物,这样的话,这些东西都可以卖给西域那些少数民族或者再远一些的波斯、罗刹国等,这样我们可以换回我们自己所需的马匹、牛羊或者是白银。”
“这些你是听谁说的?”永恩问道。
“当然是师傅和二姐夫。”麦香其实不过是找了一个幌子。
“然后呢?”
“我的意思是,议论朝政也不都是坏事,这样的话,至少可以让百姓们知道朝廷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孔子有一句话说的好,三人行必有我师,如果百姓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投稿反馈到报纸上。这样行不行,我把每天的报纸都给姐夫送一份,姐夫给宫里送去,这样皇上也能知道百姓们关心的是什么。我这样做,也是为皇上分忧。仍拿西域做例子,如果西域这边的丝绸之路重新繁华起来,肯定会促进很多边关贸易,我们会挣来很多银子,不仅如此,西域那边的良田如果开垦出来,我们的军队也不用千里迢迢从这边调集粮草了。”
永恩听了麦香的话不置可否,只是看着麦香,麦香这次倒是一点也不心虚,她可是跑了好几趟珠市口西大街的纪晓岚家和西三胡同的谨贝勒府。
“姐夫,这个,你可以私下跟皇上探讨一下,如果不行,我就死心了,不办报纸了。”麦香赌的是这个时候的乾隆还算一个勤勉、能听得进别人意见的皇帝。
麦香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一个西域,她知道西域没几年就要在阿桂的整治下开始大规模的屯田运动,麦香的目的是想借着这报纸的开办能有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言论氛围,这样的话,乾隆兴许还能听见一些不同的意见,知道外面的民众在想什么,不至于太好大喜功,也不至于太闭关自守。
当然,这只是麦香的想法,至于这蝴蝶的翅膀能不能扇动,麦香的心里也是没底,不管如何,她尽力了,这就好了,至少不白来一趟。
“妹妹,那个钱庄的事情,你还有兴趣吗?”永恩拿着麦香手里的说明报告,问道。
“算了,我如今是没有这些精力的,姐夫如果想做,我可以入一点股。”麦香不想贪大,她已经够引起别人的注意了。
“我就不明白了,你这丫头也不好吃不好穿的,你要这些银子干啥?”永恩看着麦香摇摇头。
“谁说我不好吃不好穿,我是有一个好姐姐,什么都替我打点了。”麦香笑道。
麦香说的是实话,乌拉多敏对麦香真的没的说,吃的穿的用的都想得到到的,到什么季节有什么新鲜的东西总要给麦香送一份。
当然了,麦香也没有亏待她,至少这一年瓷器厂的分红也是厚了很多,上次那英国人把那批瓷器运回去后,后来又下了一份大订单,这种骨质瓷他们认为比普通白瓷更高档贵气,更适合英国的贵族使用。
这是因为这个时候,景德镇的官窑只是替皇家生产,那些官窑的瓷器不光价格更离谱,而且他们通常也买不到货,普通窑厂出来的瓷器当然没法跟麦香他们生产出来的骨质瓷比,加上麦香设计的东西有些现代感,所以会受到洋人的追捧也不足为奇了。
“只是有一个好姐姐?”永恩看着麦香问。
麦香呵呵一笑,正要开口,乌拉多敏带着孩子们进来了。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