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冤家宜解不宜结(1 / 2)
剑南道松山郡城,城东二十里有个伍家村,村里半数人都姓伍,最大的富户伍员外,四十多岁年纪,名叫伍德,有数百亩的田产,在郡城当中也有产业,家大业大却为人和气,经常扶危济困,在附近的十里八乡口碑颇好,人送绰号伍大善人。家里养了三五十名闲汉,每日里舞刀弄剑。
三个多月以前,有四个外乡人住进了伍家村,租赁了破落小地主胡二财的二进四合院,这四个外乡人,说是来松山郡收些山货,要运往永安城,自己家在永安城有个卖山货的店铺,专做剑南一带的山货生意。
四个人为首的是一个公子哥,自称殷公子,带着一个姓李的清秀小书僮,一个老管家五十多岁姓司,还有一个中年人孙大倌,长的很精壮,是殷公子的表哥,和他合伙做生意的。四个人住进胡大财家的四合院,又买了两名丫鬟两名仆役,住在这里收起了松子、蘑菇等山货。
姓司的老管家人很和气,又爱下象棋,偏偏伍大善人也酷爱下象棋,两个人都是臭棋篓子,双方旗鼓相当,却经常互相吹捧。伍大善人夸司老头棋艺盖世,司老头夸伍大善人棋力通玄。一旁观棋的孙大倌冷笑不已。
殷公子却为人高傲,不爱与人说话,不出去收山货的时候,就闷在宅里练武,四品武境,不高不低,却挺刻苦的练个不停。伍大善人和司老头成了棋友,没事就往这院里溜达,每次都是司老头和孙大倌陪着。不过殷公子和表哥孙大倌似乎关系不太融洽,经常拌嘴,每次都是司老管家和稀泥调和。
这天恰逢初一,殷公子带着小书僮和司老管家以及表哥孙大倌骑着马离开伍家村,来到三十里外的张家集收山货。张家集卖山货的人多,这些山民都是从十里外的不收山上采下来的松子、蘑菇、药材等物。殷公子收的山货以松子和蘑菇居多,药材也只收山参和灵芝等名贵药材。
张家集有个小市场,两亩地大小,就在官道旁,是乡民自发组织起来开辟的这么一块儿地做生意,官府也不过多干涉。集市上,人头攒动,十里八村的人都赶了过来,卖什么的都有,家禽肉蛋,山货药材,生活用品,米面粮油,蔬菜水果等等,真是热闹非常。
面如冠玉的殷公子今天穿一身长衫,戴着方巾,负手带着小书僮来到集市上,身后司老管家和孙大倌紧紧跟随。平时殷公子都爱摇着折扇,大约因为到了秋天,天气凉下来的缘故,因此殷公子就没有带折扇出来。殷公子瞧了瞧集市上卖的这些东西,收了些蘑菇和松子,又来到一个老农民的摊位前,站住了看药材。
这卖药材的老农民穿着黑色短褂,头上包着一块青色毛巾,叼着一根铁杆的大烟袋,蹲在摊位后吧嗒吧嗒抽着旱烟,虽然生意不是很好,他却自得其乐,看着自己身旁笼子里的两只八哥,逗它们说话。殷公子来
到老农民的摊位前,蹲下来瞅了瞅,最后问了一句话,“老人家,这棵山参多少钱?”
老农民回过头,看了一眼殷公子,咧开缺了门牙的嘴笑了,翘起大拇指道:“哟,公子一看就是识货的人,这棵山参至少有百年以上,卖三十两银子!”
殷公子皱了皱眉头,蹲下身瞧着那颗老山参,声音很清脆的说道:“老人家,不过是一棵百年山参而已,又不是千年山参!你要三十两银子就过份了,这棵山参至多值十两银子!”
卖药材的老农民呲牙乐了,用漏风的声音说道:“公子,这年月,百年山参也是难找的,你走遍十里八乡,也难找到一颗百年山参。老汉我只卖三十两银子,已经很厚道了,换个人,怕不是要卖五十两!”
殷公子摇头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尘,嘴里喃喃道:“百年山参,值不得三五十两银子,看你岁数大了采棵山参不容易,我出十二两银子买了!”
卖药材的老头狠狠吸了一口大烟袋,缓缓吐出一个烟圈,摇了摇头,笑眯眯道:“公子,这棵山参十二两银子老汉可卖不了!这棵山参是老汉从一条银环蛇口中抢来的,换一般人就没命了,好在老汉家中祖传有治蛇的药,老汉这才能采了这棵山参。公子,看你诚心,老汉让你五两,二十五两银子你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