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第十八章(1 / 2)
这熟悉的方言…
祝卿卿心中已经脑补出了观主那憨厚的样子,可待人来到屋中,祝卿卿有些吃惊。
三十出头的样子,中等身材,长相中上,看起来白白净净的,眉毛浓黑而整齐,头上挽了个道髻。
若不是他身上的道袍,祝卿卿很难把这人和道士联系在一起。
“俺叫于世净,是安长观的观主。”
于世净朝几人行了个礼,目光在祝卿卿脸上停留片刻,颇有深意。
“我师兄他……不太会说官话。”
余烬解释道,于世净和他一起长大,从小便是这个口音,二十几年了也没能改过来。
虽说朝廷一直提倡说官话,但是天高皇帝远,他们在这偏远的道观,也没人逼着于世净改过来。
“嘚!俺说话恁又不是听不懂,学那玩意儿做什么!”
于世净道,接着又对着几人说了一大堆关于道观的事情。
几人本来也不怎么在意,但是他们说惯了官话,于世净的话说得太快了,竟有些听不懂了。
祝卿卿便一一给他们翻译:
“于观主说,道观本就偏远,鲜有行人,再加上这几年雷起寺建了起来,地势好,建的也宏伟大气,百姓大多都去了雷起寺,来安长观的人就更少了。”
“嘚!这小妮子还怪聪明来。”于世净对着祝卿卿夸赞道。
其他人也知道祝卿卿在乡下待了几年,也没有过多的疑问。
其实祝卿卿也不知道那个所谓的炎丘村说得是官话还是方言,但是这里是江南,于世净说得是北方的方言,她只能暗中祈祷那些人别多想,不然她也不知道怎么解释自己一个南方人怎么会说北方方言。
祝卿卿本就在北方农村长大,说了好几年的方言,一直到上了学才慢慢地改了过来,但回去之后还是和邻里说方言。
于世净的方言勾起了祝卿卿的回忆,让她有些想念自己的故乡了,那是一个偏远的小村庄,自己和奶奶在那里生活了七八年。
村里只有十几户人,大家就像亲人一样,邻里关系和睦,村民们对祝卿卿也很照顾。
她奶奶去世后,还是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给自己凑钱安葬了她,又给她凑了上学的学费。
而她那个名义上的父亲,在她奶奶去世将近两个月后才回来,还了村民钱,给她留了一些生活费便走了。
祝卿卿有的时候会恶毒的想,像她爸爸那种儿子不像儿子,丈夫不像丈夫,父亲不像父亲的人,凭什么活着,还活得那样潇洒自在?
她想不明白。
除了那个没良心的父亲,早已不知所踪的母亲,那些村民便是祝卿卿的亲人了。
祝卿卿考上大学的时候,他们也很开心,给祝卿卿凑了学费。
祝卿卿曾想,若是她有一天能出人头地,一定要好好回报他们。
可事实上,她也不过是个被高数逼疯的普通的大学生而已,一边打工一边补课,每日为自己的温饱发愁,笑着拒绝他人的施舍和怜悯。
别说回报乡亲了,她连自己的未来在哪里都看不到。
现在来了这里,祝卿卿搞不懂自己为什么会来,也不知道她在现实中怎么样了。
听说穿越剧里面原身不是陷入了昏迷就是死亡,要是她真的回不去了,怕是除了自己的那几个室友,就只有那些乡亲会为自己难过了吧。
细想来,他们好像是祝卿卿的糟糕的生命里最鲜活温暖的记忆。
但毕竟也是没有什么太深的情感,等到大家投入各自的生活,祝卿卿就像一颗小小的沙砾,很快便会淡忘。
就像从来没有这个人存在过一样。
来了快三个月,祝卿卿第一次考虑起这个问题。
一股虚无之感将她包围,悲伤在心底蔓延开来。
她是谁,为什么要来这里,她还能回去吗,为什么是她……
“祝小姐!”
于世净提高音调,喊了祝卿卿一声,将她的思绪拉了回来。
祝卿卿大梦初醒一般,发现自己出了一身的冷汗,身边一群人都是在看着她。
“姐姐,您怎么了,你刚刚脸好白啊。”
祝卿卿抬起头,对上了秦云敛的眼睛。
秦云敛和众人一样,都是一脸的担忧,在他清澈的眼睛中,祝卿卿看到了自己。
一个扎着小辫的小女孩,和她原先的面貌有七分相似,头上是一支蔷薇花簪。
秦云敛的眼中好像盛满了月光,温柔又明亮。
“能被那样一双眼睛温柔的注视着,她做梦都会笑醒。”
祝卿卿想起了自己曾经跟室友说过的话。
她转头看了看围在自己身边的这群人,心底柔软的一塌糊涂。
可能她来这儿,就是为了能遇见他们吧。
她的日子过得那样糟糕,老天都看不下去了,就把她扔到了这里——让她能体验一下有人爱着的感觉。
“我没事。”祝卿卿笑道,“就……忽然觉得有些闷,可能是佛祖显灵了吧。”
“……祝小姐,我们这是道观。”余烬在一旁提醒道。祝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