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原始社会[八](2 / 2)
生产富余,人们开始安定下来,男子在社会发展中突出了重要的地位,父系社会的那么一丝的苗头开始出现。即便是再如何,也只是可初级阶段,甚至还说不上可初级阶段,母系统治部落的习俗依旧强盛。可少胥偏偏将首领的位置传给了太昊,不得不说这个决定,在当时可谓是闹得极为之大。
周围的部落首领、祭祀、乃至族内的老人都反对她,却被硬生生的压下,直到太昊继位,要知道那年太昊才不过是十三岁。少胥去的早,也可以说不早,开始他们的的部落是在黄河周围,但因自然灾难,不得已沿其迁徙,可谓是足迹遍布整片黄河流域。
后来,天天跟着黄河的汛期这么迁也不是办法啊,少胥索性心一横,直接跑到了东面,也就是太昊之前部落的位置,开始安家乐业。并且由于在黄河周围生活多年,以及发展农耕、渔牧,成为当时数一数二的大部落。而太昊之前驯服驳马的方法,也正是来源于此的积累。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场几乎湮没一切的大水将太昊、少胥与之前的几代部落首领苦心经营的部落冲的一无所有。
现在能够选择迁徒的地方,也只有南边名为伊迁的部落。
本该还可以往西北边去,西北之地则是一片巨大的草原,如同后世是内蒙古的一般的地方。
先不说这内蒙古,是不是如后世一样,是那种大草原。可想想那游牧民族的祖先想必也居住于此,土地贫瘠,为了维生必然也会过上打猎牧业的生活。这样的话,就等于从根本上放弃了由少胥那一辈发展起来的农耕。
也可能会有疑问,实在不行去草原上种些小麦啊小米啊,这些易于成活的植物。
先不说草原的气候,昼夜温差极大,单说太昊部落里所剩的种子,这还是后来从水里刨出来的,也就是说,基本除了那水稻的种子,还可能存活外,其余的种子大概是泡发了。
再者说,草原中除了那种完全没有进过人的深山老林里,可供打猎生存,有山有水的地方,一共才几处?待到冬日之时,百兽冬眠规避,粮食反而又成了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更何况草原上的狼群也并不是那般好说话的,指不定还需干上几场。就凭太昊部落中现些这点老弱病残,怕是送上门的夜宵罢了?
南边的伊迁族,显然比较适合他们,不单单是部落合并,还有那农耕畜牧渔业,可以更好的发展,并且听说那边的纺织也是比较先进的,总比他们这一身兽皮来的暖和和结实些。
这合并部落利也有弊,那就是部落管理中话语权。
太昊皱了皱眉头,确实是一件比较愁人的事情。
小到食物的分配,大到祭祀天地,氏族的管理。
也不知道繇现在是否已经到达了南边,也是时候该快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