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三章 下下之策(2 / 2)
就东北目前形势而言,阿史那咄捺和阿史那咄尔兄弟的底线很清晰,那就是东北之地不能落入中土之手,奚、霫、契丹等东胡诸种不能被中土灭亡,大漠的侧翼不能陷入中土的攻击之中。东北可以乱,可以群雄混战,越是如此,奚、霫和契丹就越依赖于突厥,而牙帐则能利用他们反击中土,威胁中土边陲安全,继而达到牵制部分中土兵力的作用。
这对牙史蜀胡悉而言是下下之策,毕竟牙帐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要付出不小代价,既要给阿史那咄捺和阿史那咄尔兄弟提供资源,还要给奚、霫、契丹等东胡诸种提供援助,代价着实不小,但相比东胡诸种被中土灭亡,东北之地落入中土手中,大漠侧翼遭到中土严重威胁,这点代价就不算什么了。
如此一来,史蜀胡悉与阿史那咄捺就找到了利益共同点,双方妥协让步。史蜀胡悉出使中土,向中土皇帝施压,给阿史那咄捺击杀刀赢得时间,而阿史那咄捺必须做出选择,是联合奚族大军夹击刀,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消灭刀,还是任由刀与奚族打个两败俱伤,然后他再出手,渔翁得利。
阿史那咄捺犹豫不决。
这个选择很难,其中有个关键,那就是中土官方是否会出兵。
中土是奚族的宗主的宗主,也有保护奚族的责任,所以刀如果仅仅是中土官方出兵东北的一个借口,那么显而易见,接下来中土官方马上就会以剿贼的名义出兵北上,于是问题就严重了,就像在星星原上一样,阿史那咄捺面对中土齐王的步步紧逼,打还是不打?就目前天下大势而言,只要东西两部突厥没有握手言和,大漠就处在中土与西突厥的夹击之中,南北大战就不能打,畬厥人面对中土人的步步紧逼,只能后退。
阿史那咄捺没有把握在最短时间内击败刀,更没有把握全歼刀。两年前刀的实力很小,不过两三千控弦,但即便如此,在各方势力的联合围剿下,刀依然成功突围,刀的手下也化整为零潜藏于平地松林。现在刀有数万人马,兵强马壮,还有李子雄这等戎马一生的中土功勋元老居中坐镇,与当年实力相比悬殊太大,根本不可同日而语。阿史那咄捺如果全力出击,十有八九是两败俱伤之局,最后渔翁得利的还是中土,这种赔本买卖不能做。
不能全歼刀,不能抹杀中土官方出兵剿贼的借口,那么中土官方一旦出兵,形势急转直下,局面对阿史那咄捺就非常不利了,所以阿史那咄捺在未来形势难以预测、未来利益不可确定的情况下,首先必须保证自身实力不受损失,这是他维护既得利益的基础,这一基础不容破坏。
但是,关键问题如何解决?既然不能判断中土官方是否出兵,那就想方设法阻止中土官方出兵,而若想阻止中土官方出兵,首先就要满足中土官方混乱东北之目的。
两害相权取其轻,阿史那咄捺最后还是坚持“养寇为重”。
只要刀活着,刀的军队还在,刀就是东北一股新兴力量,这股力量与奚、霫和契丹等东胡诸种角逐厮杀,是牙帐和他都能接受的局面,而中土也乐于看到这一局面,仅凭刀的力量就能实现混乱东北之目的,可见突厥人当前并没有进行南北战争的实力和勇气,如此中土官方也就没必要兴师动众,冒着与突厥人翻脸成仇南北关系轰然崩溃之危险,亲自出手攻打东胡诸种了,毕竟杀鸡用牛刀,对中土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浪费。而中土官方只要不出兵攻打东北,阿史那咄捺就有把握操控弱洛水两岸的局势,并利用这一局势来要挟牙帐,从中大肆牟利。
阿史那咄捺下令,牙旗集结两万军队,于明日东进平地松林,尾随追杀中土叛军,全力保护奚族。
=
=手机用户请访问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