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让(下)(2 / 2)
说的中的,有好评价也有不好的评价,范纯仁无言。
“但是王公病重,王巨忽然意识到王公之作用,那便是调节之功,在王公调节下,朝堂矛盾一直没有激化,尽管银行司与齐商税产生了诸多争议,但也没有象熙宁时那般。明年王巨就要去陕西了,因此还需调一名干臣去中书。王卿没有推荐章惇,而是推荐了你。知道为何吗?”
范纯仁不解了,前面说自己才能不适合担任宰相,后面又为何将自己推荐到中书担任宰相。
“因为银行司已日见效果,国家再也不用为财政担心,到了清静之时,只有朝堂清静,士大夫们就不会产生争议,以至分岐,让国家不和睦不团结。章惇虽有才干,可性格过于刚烈,于是王巨向朕推荐了你,却又怕你才能不足。”
“臣不敢胜任哪。”
“那也无妨,中书还有蔡卿,王卿在中书还会留上近一年之久,你们还可以磨合,不过朕将你召来,只说一件事,王巨向朕推荐了你,然后说了一句,做为国家的宰相,应当将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以前他也说过,能对事,不能对人,公事在私事之前……”
王巨推荐范纯仁。担心的就是才能。
不过赵顼却想了很多,范纯仁性格确实很温和,颇似老王。其次若说新旧两党,范纯仁是旧党,不提制衡术的什么。如果范纯仁与蔡确合作愉快,两个首相做了表率,那么下面矛盾就会减少很多了。
王巨说了好几次国家党同伐异,士大夫严重不和,同样引起了赵顼警觉。
但赵顼担心的就是范纯仁,他确实是王巨政敌,如果范纯仁放不下这个新旧之争,调到中书后,还继续对王巨反对之,那这个人选选得就是严重错误了。
所以将范纯仁召来。也将内幕说清楚,别要继续抱着小家子心态了,人家整天说自己性格不好,偏激,但做的事,比你这个温和君子却大气得多!
“臣有愧啊。”
“愧就不要说了,不在其职,不谋其事,在其职,就要谋其事。王卿推荐你,朕也破格录用你,那就要好好替大宋效劳。”
范纯仁迷迷糊糊地离开延和殿,他同样茫然了。心中一个劲地想,这小子怎么推荐了我,怎么是这小子推荐我的?
敢情他真以为王巨是小鸡肠肠。
王巨是有点小鸡肠肠,不过只要不将他逼到极点,王巨也不会反击的。
…………
另一个人更迷糊。
王巨抱着儿媳妇,别误会。虽差不多就是他儿媳妇,可这个儿媳妇太小了,才刚刚满一周岁。
不过小人儿看上去很清秀。
王巨也喜欢。
让王巨喜欢的,不仅是她的才情,还有她的骨气,在史上她晚年很凄惨,但就是沦落到如此地步,也没有向富贵到极点的表妹夫秦桧求救。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如果不看作者,谁能想到这首诗是出自一个女子之手。就不知道自己将她的命运严重篡改,以后还能不能写出那些婉丽到极点的小令?
王巨将小女孩交到她母亲手中。
这个妇人就是当初老王想要将她嫁给王巨的那个女儿,不过老王去世不久,这个小王氏不久也去世了,因此李格非又娶了王拱辰的孙女,大才子嘛,何患无妻。
这个王巨就不知道了。
可能因此,李格非对王巨很不满。
王巨说道:“这是王公临终前,我与他搭成的亲事,当然,你们才是她的亲生父母,要征得你们同意。如果你们同意,那么我派人将妻子与小儿子接回中原,速度快明年夏初就可以来到京城,那时我大约还没有去陕西路,我们两家将亲事谈好。”
“外父他同意了吗?”王氏问。
“他很开心,含笑而去,不过也未必有他想的那么好,如果我们将亲事谈好了,到了此女二九之年,我则会派人将她接到彼岸。虽然彼岸不是大家所想像的那样,许多城市繁荣,不亚于我朝的一些中等州县,但终是在海外,所以你们想清楚了。”
其实就是在海外,那也是好的。
不说王巨的地位吧,即便以后去了海外,王巨也是一个逍遥王。关健是到了那时候,真的王巨去了彼岸,那么整个大宋都会觉得亏欠王巨了,那时,只要能沾上王巨一点儿腥气,前程也会无量。
“外父他正在丧期……”
“那是,王公就是下葬了,暂时也不宜商议这门亲事,所以我说到明年,我们只是草议一下。”
“你们可以慢慢想,”王巨说了一句,返回家中。
韩韫说:“太保,我要去西北了。”
前线开战,韩韫撤了回来,不是怕死,而是双方在激战,没办法交易了,只好先行停下,另外韩韫也要回来与王巨商议一下下一步怎么办。
王巨点点头,说:“但不要太急,章质夫正在筑各堡砦,前线仍十分紧张,等到稍缓一缓,就可以进入一步了。”
原来王巨将底透给了赵顼,赵顼下令章楶与刘昌祚利用官府的力量,暗中进行配合,这就厉害了,短短几个月,贺兰石就被炒成了天价,几乎与端砚价格相仿佛。
其他宋朝商贾感到茫然。他们承认贺兰砚确实很不错,以前低估了这种砚石,但终不如端砚之精美。但问题是他们不出高价,有神经病在出高价。于是只好一点一滴地将价格往上涨。
然而西夏的商贾们不乐意了,并且涨得太快,西夏有许多权贵豪强以为是商机,正式开始有人囤积居奇。因此韩韫回西北后要做的事,就是将手中囤积的大量贺兰石反过来秘密运回西夏。换取他们的牲畜、皮毛以及银子玉石。
不过能起多少作用,就得看有多少西夏权贵豪强,以及百姓参与这个疯狂的囤石了。
韩韫又问:“太保,你打算什么时候去陕西?”
“后年就要伐夏了,不可能再象上前那样,拖到夏末才出兵,那么顶多春末就要出兵,因此越早去越好。可还有两件重要的事,我脱不离身哪,故此。差不多要到明年夏天时,才能去西北了。”
这两件事韩韫是知道的,一件事王巨可能马上就要实施,这件事做好了,会进一步改善许多赤贫百姓的命运,或者用王巨一句深奥的话来说,让更多百姓手中有闲钱,以便利于经济进一步发展。
但这件事争议声也不小的……
还有一件事,章楶与王巨协商平夏城之战时,说了三步。第一步就是利用平夏城的重要性,将西夏军队吸引过来,一举而歼灭之。这一步已经实现了。第二步就是连筑十几个堡砦,将战线推移到萧关下。为将来出兵西夏铺下最坚实的基础。
但还有第三步呢,那更是充满想像力的一次战役,但就看情况了,然而这一战打得如此顺利,第三步战役也必将拉响帷幕。
问题是如此,泾原路则要动用更多的钱帛。不仅是这个钱帛,一旦平夏战争打响,那可谓是真正的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所以王巨只能用一些非常规手段去敛财了。
然而韩韫担心地说:“会不会让人产生怀疑啊?”
“就是产生怀疑又如何,我朝终不是以前朝代,西夏事了,我拂衣而去,难道朝廷不让我去彼岸,而将我斩之?”但王巨说这话时,脸色微微一变。赵顼继续活着,那问题不大的。
其实赵顼活着,其意义不可想像。
只要赵顼继续活着,相信没有人敢虐待赵煦,更不会发生赵煦生了病,高滔滔也不让医生看的故事。
并且王巨还打算着,如何将小程在未来也弄到彼岸,但记住了,那是真弄到彼岸,去了,就不让小程再回来了。没有这个家伙为虎作伥,相信高滔滔纵然“严格要求”赵煦,也不会做得太过份。
否则,不要说别的,最少赵煦别指望未来在宫中能锻炼身体了。
赵顼活得越久,对赵煦的身体就越有利,那怕赵煦多活上四五年,将向皇后熬垮下去,那么宋朝再怎么轮,也轮不到赵佶做皇帝了。没有赵佶,宋朝还能灭国吗?况且他在女真那边也有了一些安排……
不过王巨真的很担心,这可是中风啊,说发作就会发作的,而现在的医疗条件十分落后,只要发作严重,就无药可医了。自己在前线拼命呢,后方传来皇上驾崩的消息,那才是叫人欲仙欲死……
想到这里,王巨喃喃说了一句:“看来得提前了,也要放手给蔡公。”
得早,就是王巨所说的两件事中的第一件事,原本王巨打算等稳一稳,到年底一看到银行司收益了,二正好户部将新的户数统计上来,乘势推出这个举措。
不过那样,明年还会争议许久,甚至自己走后,蔡确与范纯仁必然要分担其争议。
其次就是从现在起,渐渐将事务向蔡确手中转移,不是畏惧蔡确,而是让蔡确将中书正式领手起来。
这两件事是合在一起的,也就是在他未离开京城前,将所有大的麻烦一起解决掉,在离开时,中书能顺利过渡到蔡确手中。
那么赵顼就没必要再操神了。
真的不能操神哪……现在元丰八年,元丰八年赵顼在史上还活着吗?王巨记不清楚,但肯定没有元丰十年的神马,所以王巨一想到此节,心中就有些毛毛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