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四章 应战(下)(2 / 2)
“小子,胆大。”
“我不胆大,说的乃是事实,而且野金小山撤离时,也听到了李谅祚君臣的对话,相信一个才十来岁的蕃人孩子不会说假话吧?”
“李谅祚已有悔过之心。”
“他们大败,李谅祚这才后悔,但好了伤疤忘了痛,以后还能保证他继续后悔?即便后悔,也是想图谋河州,河州一下,我朝灾难更大了。况且李谅祚伤势那么重,你以为他还能熬多久?”
“那也是嵬名浪遇当国政。”
“司马公,走着瞧,看看那个嵬名浪遇是不是梁氏的对手?”
“梁氏,王巨,你说说看。”
“韩公,那个梁氏偏巧与臣同龄,当时没藏讹庞准备对李谅祚发难时,那个梁氏才多点大?为什么能让她得知消息,下官不相信,没藏讹庞明知道梁氏与李谅祚有往来,密谋这等大事,还让梁氏旁听。这说明了什么?非是梁氏听到的,而是没藏讹庞家下人听到的。那时梁氏才十三四岁,就在没藏讹庞眼皮子底下,将他家的许多下人收买了。没藏讹庞可不是普通的昏臣,那也是一个奸雄。不要说普通女子了,就是换作下官现在去做,也未必能做得到。那个女子可能就是一个萧燕燕式的人物。所以下官断定嵬名浪遇注定不是她对手,甚至都不用交锋,就会迫逼嵬名浪遇交出军政大权。韩公,切莫轻视了这个妇人。”
当然,司马光眼巴巴的和平,肯定还不会降临。
和平不会降临,那激不激怒西夏有何两样?
“梁氏……环庆路可派斥候打听西夏人动静?”韩琦立即问道。
实际蔡挺在这里也猜错了。
确实王巨的岁数拘束着官职难授,但韩琦也不至于要刻意对付王巨,就包括今天的中书对质。王巨辨输了,韩琦也不打算处理,顶多一个功过相抵。辨赢了,也不会高升,怎么升啦,但可能会升一个官职吧。
因此这场辨论的意义,只不过让司马光安静罢了。
西夏国势才是最重要的。
“派了斥候,但没有能力打听到兴庆府那边,除非兴庆府那边出了大事,斥候才能探听到。”
“以你之见,他们以后会不会发起这样大规模的侵犯?”
“必定会,但这次战役他们输得有些惨,在这一两年内不会再发起侵犯了。以下官看,他们可能会派使请罪,然后推卸责任,乞求我朝重新给岁赐,开互市。一旦重赐岁币,重开互市,一是他们能得到部分钱帛,使经济缓和,二是能缓和因为战争带来的各部不满,三也是向他们国人传达一个信息,我朝虽然赢了一役,但还是软弱无能的,还是贪生怕死的。经济危机渡过了,国内政局再度平稳了,将士信心恢复过来了。那么才是他们入侵之时。这个时间可能需要两年,还要看我朝怎么去做,所以下官断定这一两年内不会入侵。”
韩琦长吐了一口气,这也算是一个好消息,能给他充足的时间准备。
司马光不满了,这一扯,岂不跑题了,在边上又追问:“王巨,即便这样,此战三军伤亡惨重,胜过了好水川,无数人家妻离子散,边境也要以安静为主,为何你又派人夺下疆砟堡。”
王巨想抽司马光大嘴巴子,这真是人嘴两块皮,翻过来一种说法,调过去一种说法,既然知道无数人家妻离子散,却不能忍受变卖战俘,给这些家属带来抚恤救助。难道西夏的人也成了大宋的子民?
但这个一辨,司马光又能拿出夫子的仁义,弄不好自己还会辨输,人家学问大啊,辨仁义自己行吗?
所以直接了当地说:“司马公,是这样的,战后蔡公勒令,边境务须安静为主,让百姓得以休息恢复。之所以拿下疆砟堡,也是有原因的。当时归娘浪埋与诸强人追杀敌人,一直追进了疆砟堡,结果呢,疆砟堡西夏将士不战而逃。一起逃走了,于是归娘浪埋索性将它拿下了。蔡公听到这条消息后犹豫不决,最后还是同意了。为何?庆州北部有两大门户,一是大顺城,二是疆砟堡,前年去年西夏入侵庆州,无法从大顺城得过,但就是从疆砟堡进入宋境的。所以此次李谅祚入侵庆州,意欲拿下整个庆州,首先兵指的就是大顺城。既然西夏人自己儿不要了,何乐而不为?于是蔡公默许拿下疆砟堡。如果司马公一定以为我朝做错了,请上书官家,一退回疆砟堡,二退回大顺城,并且弹劾范文正公,因为大顺城也是范文正公从西夏人手中抢来的。”
司马光语塞了,想了想又说道:“你为何又派几十壮马,将两部蕃族迎回宋境?这岂不是惹事生非?再者,这等要事,仅派几十壮马前去,等同儿戏,万一西夏人出兵,几十壮马如何迎战?”
王巨心里说,侥幸侥幸,幸好自己提前做和预防,他继续不慌不忙地答道:“司马公,那只是壮马自己做的事,与下官无关,但诸公,真奇怪哎,他们只有几十人,到了白豹城下,城中有几千西夏将士,但他们只喊出了下官的名号,这些西夏人居然立即放行,难道下官的名号能也抵几千将士?”
赵概无欲无求,他没有那么多肮脏心思,听了不由大笑。
“司马公,事情过后,我也不能犯下郭劝之误,将这些蕃人遣送回去。因此也下令了,人带过来了,只此一回,下次也不准用下官的名号胡作非为了。司马公若追究,难道这几十壮马拿了下官的名号,下官也有错?就象许多官员靠读圣人书籍当官了,可是当官后为非作歹,那岂不是连圣人也犯下错误了?”
太难缠了,这小子,司马光心中说道。
然而王巨不耐烦了,说道:“韩公,你下令让下官进京述职。如果问交战经过,下官也说了。如果有罪,请下诏书,让下官进大理寺问罪。若是这样辨论,下官认为没有多大作用,有罪不问,律法纲纪不整。无罪泼污,必然让前线将士心寒,以后谁愿意替大宋替官家浴血奋战?司马公,彭公,再问什么问题,下官一律不答。若答,请到大理寺中去问话!”
但是王巨突然一冷:“不过若是因为司马公与彭公的纠缠,让三军将士心寒,导致未来大军失利,我同样必会弹劾两公助敌通敌!”
不就是戴帽子吗,你会俺也会!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