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教子有方(1 / 2)
众人正在石壁下瞻仰流连之时,恰逢山顶有数人走下。
肖平发现,来人中不仅有那日偶遇的蓝灵,还有消失多日的大伯母。
不过,众人簇拥着的,是一个中年女子。她的衣着华美,举止雍容,身边跟着好几个丫鬟伺候,另有几个家仆远远地跟着,警惕地看着四周的情况。
中年女子的长相与蓝灵有七分相似。此时,她慢慢踱步走着,旁边则是一直弓着身子的大伯母在小心地讲着什么。
片刻之后,这群人就走到了近前。肖平远远地对蓝灵点头微笑了一下,蓝灵看了肖平一眼,竟然慌忙低下头,并没有任何言语。
大伯母倒是看到了肖平和曾芸芸等人,不过她明显有些不屑。若非在意那中年女子的观感,她大概已经哼出声来。
到了石壁前不远,已有另外几个家仆抬着两乘竹轿来到山上,中年女子和蓝灵各自乘上,便相跟着下山了。大伯母一直在中年女子的轿子旁小心伺候着。
这群人出现得突然,去得也快,没有和肖平、曾芸芸等人说一句话。肖平和阿丰倒是没有在意。救人只是偶然为之,他们并不需要对方因此记住他们,而且,当日救人最大的功劳应属那个叫刘美的女子,他们并不愿贪人之功。
刘美救人之后,看到众人无事,便很快离开,其洒脱倒是让阿丰和肖平十分赞赏。记得当日回来之后,肖平向曾芸芸讲述了经过,曾芸芸称刘美为侠女,还随口吟诵了一句诗:“古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待这群人离开后,熊峰才道:“好大的气派,轿子一直抬到山上。”
月儿道:“我有点印象,这大概是府城蓝家的人。蓝家是吉安首富。”
肖辩感慨:“怪不得。”
熊峰问肖平:“平哥儿,你大伯母如何与蓝家人如此熟悉?”说话的时候,熊峰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手腕。在见到肖平的大伯母后,他那里便隐隐作痛。
肖平摇摇头,道:“这点我并不知晓。”
肖辩道:“你大伯母前段时间倒是消停了几日。如今与蓝家攀上关系,只怕又会出什么幺蛾子。”
肖平并没有太在意,只是笑道:“如果真的如此,也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
此时,坐在轿中的蓝灵依然在沉默,山路两侧的风景并没有吸引她太多的注意力。
别人的羡慕,身为蓝家大小姐的蓝灵并没有感受到多少。有时候,她倒是羡慕普通人家的子女,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抛头露面,去做自己的事情。
上次与救命恩人刘美分别前,蓝灵悄悄向刘美请教了许多事情,更倾听了刘美很多关于四处闯荡的讲述。对外面那个陌生的世界,蓝灵充满了向外。可是,她并没有刘美那样的家庭,更没有刘美那样的勇气。面对着身处的樊笼,她除了偶尔渴慕地望一望外面,便只能让自己无奈地蜷缩在其中。
自从上次被马贼掳走又被救出之后,原本以为会得到家人的安慰,谁想到除了哥哥之外,父母竟然都狠狠地训斥了她。
被救出已有多日,父母一直没有问是谁救了她,母亲则明里暗里询问她是否受到了马贼的玷污。蓝灵知道,商贾之家的出身的父母,纵然赚取了许许多多的金银,但内心里却充满作为商人的自卑,他们比读书人更加看重家门声誉。纵然蓝灵一再表示自己并未受辱,可是父母的眼光总是让她的心中有种被质疑的感觉。这些日子,下人的一些话语也常常让她觉得话里话外多了一点别的意思。
虽然心中渴望报答救命恩人,可是父母的态度却让蓝灵心冷。她就没再继续提及刘美、肖平和阿丰。她期盼着有机会再见到他们,当面致谢。
前段时间,早些年家中老妈子黄甘氏的女儿黄春生投靠到府上。黄甘氏当年做过母亲的奶妈,所以母亲与黄春生倒是幼时就相识。因为黄甘氏的情面,黄春生便有机会走近母亲,一来二去,倒是成了蓝府的常客。也不知因为什么,黄春生说的话,特别合母亲的心意。没过几天,对黄春生,母亲已经有了种言听计从的感觉。
近日,黄春生邀请母亲来吉水县小住几日,母亲便答应了。于是,蓝灵便和母亲一起来到了吉水县城。蓝家在整个江西都有不少店铺,吉水县也有,而且置办了庭院。所以,蓝灵和母亲以及家中仆从,便暂时住在吉水城中。
今日,按照事先的约定,母亲带着蓝灵到文峰山游览。此前,她知道文峰村距离鉴湖社学很近,蓝灵却不知最近有没有机会去那里探访,顺便见一见肖平和阿丰。没想到在山上,她竟然见到了两位恩人。不过碍于母亲在场,她并没有上前致谢,只能把心头的感激尽可能掩饰,留待以后再表达。
另外,她在看到肖平之后,内心竟然不由一慌,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也就错过了这次道谢的机会。
哪怕已经坐轿子离开了,蓝灵的思绪依然与肖平有关:他来这里,应该是与朋友闲游吧?像他这样的少年,有男有女,还有好几个人呢。他们在交谈什么呢?在这里,肯定没有谁会去管束他们。他们一定非常自由。蓝灵忍不住羡慕起他们。
蓝灵又忍不住想起那日林中,肖平出现在她身前的第一面,手拿果子递给她的样子。这个场景曾一次次出现在她的脑海中,让她忍不住嘴角泛起笑容。
坐在轿子上,蓝灵可以听到走在前面的黄春生依然在夸赞自己的儿子:
“夫人,你是不知,我家近儿自从去了文峰书院,书院的先生无不夸赞。还有先生认为,接下来的县试,我家近儿有很大机会做案首呢!”“夫人,山下便是文峰村。这文峰村的几十个少年中,就数我家近儿最乖巧懂事,乡邻无不交口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