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二十四章(抓虫)(2 / 2)
那货正盘腿靠墙而坐,手里捧了本书在看,见杨思焕进门也是一脸诧异,却也没说话,低头继续看她的书。另一个室友还没来,床铺是空着的,杨思焕默默整理自己的行李。
因她是廪生,学里免费发了被褥,就连日后的三餐饭也是不要钱的,这一点她很满意。
她环顾四周,发觉县学斋舍比启明书院的大,且一间只住三人,又有单独的床铺,比以往的通铺好多了。
简单收拾过后,她跪坐在桌案前开始看书,听一旁的周威冷笑道:“我前几日见到方仕林了,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杨思焕挑眉:“她怎么了?”
周威略带嘲讽地说道:“哦?你们那样要好,这事你竟不知道?”
说着,她转头看着杨思焕道:“她被方家扫地出门了,如今颠沛流离,呵,也是可怜得紧。”
杨思焕闻言轻咬嘴唇,许久才抬起头来问道:“什么时候的事?”
周威却不说话,勾着嘴角起身出门了。
没过多久,从门外进来两个小厮,招呼都没打一声就搬了许多东西过来,随后一个身着月白缎衫的人走进杨思焕的余光里,那人刻意清着嗓子道:“咳咳...杨,你也在。”
杨思焕循声望去,原来另一个室友是张珏,她也没去国子监。
左张珏,右周威,夜里杨思焕翻身都是小心翼翼的,又总想着方仕林的事,一来二去就睡不着了。
次日天不亮院子里就热闹起来,一个个穿戴整齐出了门,齐齐汇聚在县学大门口。
今年的新秀才比往年多不少,有十一二个,当中有一半是其他县的,教谕还没到,大家三三两两低声交谈。
杨思焕站在人群里,听到有人道:“诶,我听说那两个贡生都没去国子监,来咱们这了。”
另一人轻声回:“嗬,有这等事,放着国子监不去,那两位莫不是脑里都有疾?”
张珏走出门,引来众人侧目,那夜诗会上当属她最扎眼,人都认识她,相比之下杨思焕就比较低调,一声不吭地低头背对着其他人,竟没人发现她。
张珏走到杨思焕面前顿住,肃然道:“她们说你脑里有疾。”
此言一出,周围人都笑了,杨思焕抿唇偏过头去,不理会她。
天边的红霞浮起,映得门前的池水通红,众新生聚在半圆形池水旁,排着长队等待行礼。
从身边人的议论声中,杨思焕得知一个消息,今日入泮礼除了教谕之外,还会来一个人,据说那人来自京城,又是探花出身。
正因为如此,今年围观的百姓格外多。
三声鼓鸣之后,满街喧嚣骤然消失,在一行人的簇拥下,从人群中走出两个人。
其中一人是县学教谕,头戴四方帽,身着广袖绸袍,看起来四十岁上下,将来这些秀才全是她的学生。
与教谕并排走着的人,杨思焕认识,正是县丞。二人背手走到高阶上站定,当即有人宣道:“入泮礼正式开始。”
教谕道:“今年有幸,请来前科探花陆大人见证你们的入泮礼。”
杨思焕闻言不禁暗自感慨,堂堂探花竟只做了县丞,却看那陆大人身着白色常服,神态自若站在那里。
教谕道:“《礼记》有云:‘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先正衣冠,然后作学问。”
说罢,有人朗声宣道:“众生,正衣冠。”
之前还嘻嘻哈哈的人,当下俨然一脸肃穆,各自整理衣冠,以张珏为首,按县试成绩高低,排着整齐的队伍恭立于学堂前,片刻后教谕走下石阶,站在队伍前列。
有人宣道:“过泮池。”
在教谕的带领下,众学生跨过水池,进门去了东边的一间堂屋,拜完圣人画像之后,教谕与陆大人在高首坐定。正式的拜师礼就开始了。
“奉六礼。”
所谓六礼,分别是芹菜、红豆、枣子等,各有寓意,象征勤奋、红运高照、早日高中…
杨思焕跟在张珏后面献了六礼,一旁的陆大人呷了一口茶,笑道:“恭喜老师喜纳新材。”
杨思焕注意到“老师”二字,才想起来之前好像听人说过,县教谕原也是两榜进士出身,原是京官,后不知为何做了教谕。
也难怪外县的秀才,挤破头也要往这学里扎了。
之后又行了繁复的礼,教谕便开始训话立威。
“从今往后,尔等就是我薛某人门下学生,为师不求你们都能闻达于世,但求你们能学会做人。你们同出一门,将来无论是科考还是官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凡有作奸犯科之辈,为师定不轻饶…”
原以为教谕只是例行训话,却没想到她训完之后又道:“多说无益,今日当着你们的面,我就来清理门户。”
话音刚落,就有两个训导押着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进门跪下。学里其他人也陆续赶来围观。
县丞陆大人脸色微变,看起来她也没想到会来这么一出,忙道:“老师,这…不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