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第五十三章(1 / 2)
那卷宗上面不过寥寥数语,却令祁璟心惊不已。
只见上面工工整整的写着:
“明和十三年,北疆暴动,残余的魔界势力卷土重来。将军沉朔率先发现异常,带军围剿,终因力不能敌,力竭战死,挫骨烟灰,尸骨无存。同年,妻女不知所踪。”
后面还有一行朱批,是祁望山的字迹“沉朔死因蹊跷,再查。”
祁璟敏锐的捕捉到了其中的关键字——魔界势力,他刚要跟晏止澜说话,却无意中瞧见晏止澜按着卷宗的那只手,手背青筋直爆,显然是在竭力忍耐着什么。
祁璟脑筋稍微一转,就明白了,任谁遇到这种事情,都不可能平静吧?想了想,他悄无声息的往后退了几步,给晏止澜留下足够的私人空间和时间,自己则去书架上继续翻找。
既然上面写了“再查”,那么这件事一定还有后续,不可能就这么结束了。以祁望山的性子,一旦他起了疑心,不查个水落石出他是不会放弃的。
这时的祁璟真是无比庆幸,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激过祁望山。有祁望山这种凡事都要自始至终、锲而不舍的追究到底的做事态度,他想要查以前的资料,真是再方便不过了。
祁璟一个挨一个卷宗查过去,没过一会儿,他自己就放弃了。没办法,他又不是晏止澜那样的学霸,知道怎么解开机关,只能跟面前堆积如山的卷宗无言相对。
正无措时,身旁陡然落下一片阴影,晏止澜的声音在他头顶上方响起:“我来找。”
祁璟微微仰起头看他:“都是封印起来的,怎么找?”
晏止澜修长的手指在其中一个卷宗上停留,将它从众多的卷宗里抽出来,笃定道:“这个。”
祁璟定睛看去,是明和十七年的卷宗,他讶异道:“你怎么知道是这个?”
晏止澜将明和十七年的卷宗放在桌上,依法炮制开动机关,沉默的看着它缓缓转动着。
须臾,低声解释道:“据静伯所言,以祖父救下母亲的时间来推断。我曾阅览过祖父所写的游历手札,手札上记载,他游历至北疆的时候是在明和十五年。而母亲是在来到晏府两年之后又因突然离开的。按照时间来算,应当是明和十七年。”
祁璟好奇问道:“你就这么确定是令堂离开那年吗?”
晏止澜目光落在缓缓转动的机关上,“等打开一看便知。”
祁璟道了声是,与他一起耐下性子等着。反正除此之外他们也没有别的线索,只得抓住这一条好不容易冒出来的线头,希望不会让他们失望。
卷宗机关终于停止了转动,静静的躺在桌面上。
祁璟突然有种忐忑不安又极为激动的兴奋感,有种考试后公布成绩时的紧张感,他屏住呼吸,看了一眼晏止澜,正好跟晏止澜看过来的眼神碰撞。
晏止澜面沉如水,似乎很是平静的样子,只是当他上前打开卷宗的时候,祁璟眼尖的发现,他握着卷宗的指尖正几不可见的在微微颤抖。
祁璟心中了然,装作没看到的样子,凑上前去,好奇问道:“里面写了什么?”
晏止澜回过神来,垂眼看向摊在面前的卷宗。
祁璟已经一字一顿的念了出来:
“明和十七年,沉朔之死并非意外,乃是人为,实为其属下及至交好友江绪背叛而致。然江旭已自食其果,自裁身亡,其中曲折已不可考。”
最后面依旧缀着祁望山的批注,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封”。
祁璟懵了一下,翻来覆去将卷宗正正反反看了几遍,确定再无其他,这才放下卷宗,一脸的不可置信:“这就完了?”
就这么一句话就结案了?江旭怎么死的?他为什么要背叛沉朔?又为什么自尽?这么多谜团都没解开,就没了?
晏止澜脸色沉沉的,转身大步往外走去。
祁璟手忙脚乱的把卷宗随便往书架上一塞,追了出去,喊住他:“再找找看呢?兴许还有别的线索。”
晏止澜停顿下来,沉声道:“不必。事情真相如何,已经不重要了。”
祁璟一听,有些急了:“怎么不重要?我们再查查有没有那个江旭的资料,也许能找到他为什么会背叛沉朔的原因呢?”
晏止澜转过身,直直的看着他,“我会亲自去北疆查明真相。剩下的,就不劳君上了。”祁璟怔了怔,对他突然客气生疏的语气有些不习惯,片刻后,才回过神来,心情复杂无比,“你身上还有傀儡阵,怎么去?北疆此去路途遥远,就算你能御剑而行,至少也要不眠不休的花费两天两夜的时间,万一路途中突然失控,你该如何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