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手段(2 / 2)
“你能帮我的,而且也只有你能帮我了。”张莹莹泪眼婆娑地看着崔云衣,仿佛看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似的。
同时女人,崔云衣不知道张莹莹具体为什么哭得这么惨,可是还是能感到是一件伤心的事。
崔云衣多多少少是有点不自在,特别是听到凌琳刚才那一番话,更是举得不安,要是凌琳知道那一刀是她刺的,她们还有可能像今天这样和平地谈话吗?
一脸笑脸相迎,看上去平易近人,如糯米般的嗓音道:“当然认识了,怎么可能忘记呢?要买什么花吗?”
会是谁呢?
Efychia。
闻言,凌琳脸色突然就变了,而且有点恨意的感觉,咬牙切齿地说道:“我哥哥之前就被人用剪刀刺伤过手臂,当时哥哥躺在病床上,我就恨不得把那个混蛋给扒出来,狠狠打他一顿,不,不是打,应该狠狠把他……反正就要那个人不得好死,敢伤害我哥哥,哼!”
是的,她是拥有他的身体。
不熟?亲吻了,还说不熟?
“云衣老师,我问你两个问题,可以吗?”
这种关于爱情的大道理,崔云衣还是第一次说,真怕张莹莹接受不了自己的想法,看来有必要自己去选修一门有关爱情的课程,提高自己的情商,也顺道提高一下自己安慰别人的水平。
“真的没说。”
“云衣老师,你……会生气……我没有告诉你,我是洛于墨妹妹这件事吗?”凌琳稚嫩的脸上又换上了担忧的表情,急切地等待着崔云衣的答案。
但,他还是很残忍地告诉她,他们之间这段不可能的感情要结束了,他和他未婚妻马上就要结婚了,甚至还拿钱来打发她,也希望她能把过去一切事情都忘记,忘得一干二净……
崔云衣笑着看向冯佳玉,缓缓道:“冯老师的大日子哪有迟到的道理呢?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我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啊。”
崔云衣有点后悔了,她不应该向张莹莹说这花语的,看她脸上暗下来的表情就知道是不开心了,嘴里还念着“绝望的爱”四个字。
“要不白玫瑰,这也是刚到的,它的花语是我足以与你相配。”然后往身边看了一眼,又道:“白百合也不错,清秀脱俗的外表、纯洁无暇的颜色。而且这花本身就具有百年好合的含意,也有深深祝福的意义。听说,受到这种花的祝福的人具有清纯天真的性格,集众人宠爱于一身。而且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欧洲中世纪时期,白百合被赋予了特殊的宗教意味。天主教义告诉我们,白百合花本来是黄色的,但因为圣母玛利亚采了它,它才变成了白色,从此,白百合又被叫做“圣母之花”,来象征圣母的纯洁和神圣。”
张莹莹苦苦地哀求道:“维之,你……今晚……来找我,好吗?”
她不是没有想过要放弃这段永远不可能的感情,她一直在努力,从知道他有女朋友的那一天起,她就一直努力想要忘记他,让他从自己的世界里彻底消失,可是……她做不到!
“不,他不可恶,他只是……”
美好的事物总会冲昏人的头脑,而至于把他是有女朋友的事也忘得彻彻底底。
即使是玉石俱焚、鱼死网破也无所谓!
他的吻,时而温柔,时而霸道,时而轻,时而重……
“欢迎光临,有什么可以帮到你的吗?”崔云衣闻声应道,然后放下手中的风信子,连忙站起来招呼客人。
所以,爹地和妈咪还有哥哥一直都笑崔云衣,说她其实还是一个小孩子,思想特别幼稚。
“叮当”一声,打破了花店的异样。
然后,她会想着他们什么能像一般的情侣一样,一起上班?一起下班?一起看电影?一起吃顿浪漫的烛光晚餐……她开始幻想着他们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等着他们的是扑面而来的幸福。
“不是,不是,我……刚刚在想一些事情,没有听到你问什么了,不还意思。”崔云衣一脸内疚地说道。
崔云衣想起当时满地鲜血的情形都觉得后怕,仿佛一股冷风从后背吹过,让人毛骨悚然。
崔云衣不是在乎红包里的钱,而是觉得红包是一种祝福,收到红包就代表收到别人的祝福。
“嗯。”女人应了声,然后沉思了一下下,再看向崔云衣,询问道:“但我还没想好要买什么花,你能介绍一下吗?”
对比洛于墨身上的咄咄逼人的气质,凌琳和他简直是天壤之别,问个问题都是询问的方式,哪像某人恶劣的态度!
崔云衣,你赶紧清醒过来,清醒过来!
刹那间,崔云衣感到身旁有股异样的氛围包围着自己,似乎有什么不好的事情,马上就要发生了。
有时候崔云衣真的很佩服自己的,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可是有时候记忆力真的很差,特别是在记名字这一方面。
崔云衣听张莹莹这么一说,变得义愤填膺,道:“怎么有这么可恶的男人啊!”
而后,她为了更好地占有他,便会一整天地缠着他,甚至做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事情。
所以,到头来,忙活的是崔云衣,付钱的是江维之。
“云衣,我来了,顺便还去买了你喜欢吃的抹茶味泡……”来人说话的声音越说越小,直到最后的一个字都听不清。
“我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说……”
似乎一切还是昨天的事,可是,瞬息之间,都变了……
“争取?”张莹莹双眼发着亮光看向崔云衣,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她,她竟然叫自己争取,那张莹莹是应该笑她傻了,还是天真好呢?不过,她也不知道自己口中的男人就是她的未婚夫。
这是所有商人都希望出现的情况,不过,崔云衣也并没有因为这种畅销的情况,增多鲜花的订单,而是让它继续维持着这种供不应求的现象。因为某人曾经说,这是一种经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