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纸币供应量(2 / 2)
“我们秦国的货币,半两纸币,已经不在是单纯的秦国纸币了。他在某些地方也在流通。比如,赵国的邯郸,巨鹿。云中。在韩国的新郑。燕国的燕都,以及辽东,辽西。楚国的一些地方,尽管齐国不愿意和秦国打交道。但他们却在使用我们的纸币进行交易,我们的纸币是非常的廉价,而又有信用,这些都是我们投资的利器。”报告中如此写道。
随着秦国资本输出,秦国的资本使用的不再是黄金。而是大量的秦国的纸币。但是秦国的纸币发行量是非常有限的。纸币的发行权集中在秦国政府手中。特别是尚文非常清楚每年发行,印刷多少纸币,秦国的纸币厂最近都没有印刷新的纸币,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尚文一直压制秦国纸币的发行量。因为通货膨胀带来的麻烦很大。而且很难处理。非常的棘手。
也就是说,秦国的货币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多少增加。而秦国使用纸币的地方,却大大增加了很多。秦国的半两纸币不再是秦国一家使用,很多国家,地区都在使用。秦国对外的资本输出加重了秦国国内货币量瞬间的下滑。
实际上,秦国很多地方都需要大量的货币量。新扩建的州都需要大量的货币。在银行的帮助流通下,秦国的货币迅速的流向了这些最需要货币的地方。
但实际上,这些货币依然不够。因为,按照货币使用的情况来看。货币每个月都需要增加,但是秦国一直处于静止的状态,这样的货币增长量,很容易让秦国陷入一场货币缺少的灾难当中。
但是,银行自己解决了这些问题。秦国发行了大量的政府战争债券和政府基础建设债券。这些债券和秦国发行纸币之前一样。重新承担起了货币的职能。这导致,秦国在某些边缘地区,这些债券和政府的纸币一同流通。这样就导致秦国的货币流通重新出现很大的混乱。
这些混乱还不足以导致秦国有灾难的情况发生。
最可怕的是,秦国的银行,掌握秦国金融命脉的银行业,缺乏资金。关中地区的银行已经抽调走了大量的资金到赵国和韩国去,那里成为秦国的最热的两个投资地点。秦国国内原本就紧张的货币储备量一下子就被抽调走了一大半。秦国国内的银行储备的资金已经不足百分之二十,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如果这个时候有人把这个消息放出去的话,那些担心自己银行里的钱的。要知道,在秦国存钱的都是工人阶层,他们是秦国的中坚阶层,他们大量的生活来源就是来源于他们的薪酬,以及银行利息,投资什么的对他们来说,还远远没有那么大的兴起。
除了这些之外。秦国国内,不能盲目,随意的增加货币量。因为,秦国如果随意的增加货币供应量的话,那么灾难的一幕将会很快发生。秦国工人阶层存钱的银行,将大大贬值,原本他们保留钱财的做法,却成为他们成为贬值的地方。那么政府的信用,将极大的扫地,同时,货币量虽然供应满足了。但是,秦国的工人阶层将会受到很大的冲击,这将导致秦国有很大的内部矛盾。
但是,如果不增加货币供应量,那么秦国的银行业将没有资金可以调用。那么最后更会引发一个最大的问题。银行没有资金还给那些储户,那么,挤兑潮就会发生。银行将大规模的倒闭,银行面临倒闭的威胁,就会下令催促贷款,而工厂主也没有资金可以还款。这一下子,所有的问题就会无限制的放大。显然这个麻烦要远远大于前者。
前者还是社会问题。而后者不仅仅引发社会问题,还会引发整个经济问题。秦国的一切和银行联系极为的紧密,这就导致,秦国很有可能因为银行的问题。导致自身陷入一场巨大的灾难当中。
所以,面临这些问题,尚文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从军费当中。抽调大量的资金进入市场,他并没有采取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办法,他认为,这样做,无疑是在暗中剥夺那些工人阶层的财富。对于这样的一种做法,他显然不愿意使用。
所以,他便采取了一种很奇特的金融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显然,这个办法很奇特。
这种办法奇特的让很多人受到伤害,最起码,受到最大冲击的便是军队。军队对此非常的不满。但尚文不愿意让工人阶层受到更大的损失,那样会引起巨大的罢工潮。那个社会问题更难对付。
尽管尚文采取了这样奇特的办法,但本质上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最难的就是依然是,秦国的日趋减少的货币供应量,这需要秦国开动纸币印刷机器大规模的印刷才能解决问题,但印刷的前提是,秦国的黄金储备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尽管秦国的黄金可以交易,而且两者之间好像没有多少直接的关系,但是实际上,两者已经脱钩了。尚文有意这样做的,因为他知道,黄金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秦国高速增长的货币需求。所以他一开始就让纸币和黄金脱钩。黄金和纸币混合在一块,只不过是,压制住纸币的过分泛滥。按照秦王的性格,纸币会一下子通货膨胀,最后纸币将不值钱,最终退出历史舞台,这不是尚文想看的。纸币需要发挥最大的作用的。而不是退出历史舞台。
但他没有什么好主意增加秦国的货币供应量,这个才是最根本,最要命的地方。尚文显然在思路上就错了。那么,后面采取的措施,也就是错误的。这些错误虽然不致命,但是,却足够给秦国带来很大的麻烦。最起码是经济上的一种大麻烦。
但尚文对此一无所知,毕竟她不是一名经济专家,他只是一名武器专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