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拾肆 回家(2 / 2)
辛亥革命后,迁移过去的人口迅速增加,再加上都城扩张需要,“通县”被划归为都城的其中一个区,并改名为“通城区”。北伐结束后的“黄金十年”期间,民国的政治和经济等方面都得到飞速发展,越来越多本地和外来的有钱人涌到这一区置业,很快令该区成为京城达官显贵们的聚集地。
时至今日,这片地区已经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豪宅区。出于善用土地资源等原因,都城市政府在多年前明令禁止在老城_区兴建别墅,更令这些“买少见少”的古老大宅变得有价无市。
通城区内的房产大都是六十年代“公私合营”末期被政府没收的私宅,其中有部分后来因应国家政策归还给原业主的后人,而大部分“无主”房产则被市政府分配给中央的离退休干部居住。如果不是杜聿铭在国内外都混出了名气,恐怕他们家的房子也是被永久充公的下场。
他们的车花了大半个小时才从医院抵达通城区,接着又经过几个路口,来到一个叫“南通”的地方。
南通并不是一个正式名称,而是因为位于通城区东南角而得名。这一片是该区最早被开辟的居住地,由于初期地价低,而且发展规划也比较宽松,里面的宅邸要比同区其它地方大得多。
这一片区域不大,大约只有五、六条短短的街道,却是都城甚至大陆最神秘的私人住宅区。以前jd曾经听过一些传闻,据说因为这附近的环境和地理位置好,很多中央高层的家族在这里都拥有房产,不过到底是不是真的他并不确定。
“迈腾”又拐了个弯,然后驶进一条叫“福安路”的马路。
初来乍到,jd对这里的第一印象是“冷淡”。
福安路是条笔直的双行道,路面平整得像赛车跑道,但鲜有车辆经过。两边的行人道也见不到行人,只有两排围墙和一扇扇厚实的大铁门。那些围墙都有三、四米高,在墙后还种了一圈树木,高大茂密的树冠把院子遮得严严实实。
第二印象是“缺乏安全感”。
西方国家的富人区治安很好,即使算不上夜不闭户也很少发生罪案,在比弗利山和棕榈滩这些著名的豪宅区,不但很多房子甚至连围栏都不装,院子几乎完全不设防。但南通却正好相反,这里不但高墙林立,墙头还插满玻璃渣和铁钉,有的甚至拉起铁丝网,并在墙角装上闭路电视摄像机。
“被监视”则是第三印象。
高墙大宅和墙边的树木本身就有防窥视的作用,而且这里不论路口、交通灯位、墙角还是大门旁,到处可以见到闭路电视摄像机。某些宅院还在墙顶不同方向装了好几台,监视严密程度堪比以色列的安全隔离墙,这令他觉得很不自在。
正当他胡思乱想时,车子在一扇门牌号“9”的黑色大铁门前停了下来。
“少爷,我们到了。”坐在旁边的张萌小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