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农业问题与抗生素(2 / 2)
又在那个数字上一划:“粮食出口即便是50%的税收,每亩纯利润也最少有15美元,一年回本还能多赚近一倍!我想任哥和杨姐也是算过的。你们说,这个数字,会导致什么情况?”
任长乐和杨雯雯都是聪明人,对视一眼后,都微微点头:“技术含量少,从业门槛低,有点本钱的人,都会来弄私营农场,而且卖给国家不如出口。”
“嗯!苏哥说,这个时代办农业能赚大钱,这样就势必导致所有国内资本和劳力都涌向农业,这个国家会成为一个大农业国、粮食出口国,即便赚了钱,也是帮着欧洲人去种地养人!我们的其他行业就业人员就必然减少,工业发展会停滞,甚至是萎缩。”见两人听得聚精会神,吴林云终于松了口气,“我们有工业原料和产品剪刀差的巨大优势,出口赚钱根本不是问题,也有能力在粮食问题上保证基本的自给自足,能用钱进口粮食就尽量进口,还能平衡贸易入超。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实现工业跨度发展,需要高投入、长时间、大数量地培养技术工人,而不是一大堆种地卖粮数钱的高级农民。”
“嗯,在我们的工商业发展规模和产业工人群体没有真正成型之前,是没有多少人力投入到农业方面的,必须精打细算进行调控。建国前也有过这种初步认识,不过那时候是委员会决策,没有私营资本的概念……”
杨雯雯终于理解了苏子宁的初衷,频频点头。
“哎……碰上这么个时代和破地方!”任长乐狠狠拍着大腿,一脸不甘心,“看来做不了工业大国,农业大国也要靠边,难道要我去投资矿场不成?”
“我们现在移民人口增长缓慢,好不容易有那么点人力,都要尽量转化为产业工人,这个国策至少在1626年以前不能动摇。反正国营企业也是大家的,国家统一规划赚到的利润,不也是大家有分吗?”吴林云这时终于笑了,而他之前一直是严肃古板的表情,“我好歹也是农业部长,当然巴不得农业也跨步大发展,苏哥当时说服我可花了不少口舌的,哈哈!”
“得,他是忧国忧民的主角,我们是只知道看眼前利益的配角。”任长乐叹了口气,也没了继续吃饭的心思,“不过今天也麻烦你了,来,喝了这杯!我还是继续去跑船!”
而杨雯雯。反而没有一丝不高兴,居然自己也从小包里掏出了一张纸:“喂,丧气干嘛!生意又不是就这么一个!来,吴林云你也看看,我订制的制衣和制革设备已经快好了,最多下个月,就能运到亚速尔英雄港租界。只要二位有信心投资,我可以保证这次扩大规模以后……”
杨雯雯笑嘻嘻地开始了属于她的伟大事业规划,两个大男人都面面相觑。富婆杨雯雯的经商之道如今已经在整个中华美利坚共和国家喻户晓。她忽悠人的水平和她的商业能力可算是珠联璧合、比翼双飞。
任长乐在酒桌上最终吃憋的同时,政府内某间会议室里,一场少数几个人参与的碰头会也在焦头烂额中。
会议的主题。就是有关首都国立医院新生儿潮和抗生素药物库存的问题。
从去年秋季开始,欧裔移民的家庭数开始快速增加。今年入夏后,开始了第一波的新生儿出生潮。几百人的穿越众,近百个家庭,到目前总计也只有不到二十位孕妇生产,而进入七月份后,短短半月之内,欧裔移民家庭的妇女分娩数量一下就超过了百人!
为了保障新生儿安全,国家卫生相关法律是专门制定了尽可能前往首都国立医院进行分娩的卫生管理条例。但目前这个数字,弄得连实习医护人员在内。人数不足一百人的首都国立医院一下就傻了。
几乎所有的病床都要改为妇产病床,妇产手术室成为了滚轴转的“车间”,所有的现代医护人员都投入到了这场大战中,几乎每天都有至少六位孕妇在声声哎呦喂中送到医院待产。
难产的概率是不可避免的,无法执行刨腹产的情况下。更复杂的产道手术必然要进行。如此一来,药物的消耗量以惊人的速度递增,尤其是宝贵的抗生素库存,即使这个时代的用量很小,但也到了一个极度危险的警戒线。
如果不再能获得能自主生产的抗生素,那最多一个月。首都国立医院不得不停止供应珍贵的抗生素,因为“自己人”的用药安全需要保障。
为此,德拉瓦号轻巡洋舰代理舰长海军上尉文拓的妻子、教育与卫生部长杞虞,不得不和首都国立医院院长王素红老人一起向政府提交了报告,阐述了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
这份报告甚至得到了老医学专家、最高吉祥物总统陈长远的高度重视,连续两天都找来总理齐建军讨论解决方案。
讨论的过程中,卫生部下属的医药研究所的所长、最高法官钟进山的爱人、生物学专家黄念老人也被找来了,接着有关药物研发课题的负责人也被召集。
“如今我们的青霉素菌株选种提取实验已经进行了1000多次,能找到的菌株提取量很低,整个六月份,只获得了1万单位的青霉素,而且成本高昂。在这个时代,1万单位就能获得极好的效果,但在没发现高产菌株前,这个实验室级别的产量,根本无法应付整个国家的需求。磺胺的实验合成进度不错,小规模实验室生产已经配发给军方,初步反馈的结果很乐观。只要保证原料,大概在九月份可以尝试批量生产,但应用范围相对受限,副作用毒性也较大,尤其是孕妇是禁用。”
老实巴交的抗生素研发课题组负责人,带着一副大大眼镜的文青小心地说着。
“怎么才能获得高产的青霉菌株?”齐建军双手不停地握了又松,能看出内心的焦急。
看了眼自己的导师黄念老人,小文青低下头:“完全看运气……”
“我来说吧,青霉素的规模量产,需要寻找到高产菌株,这完全依赖从大自然的各种发霉物上提取样本并培养。只能说,我们所能接触到的自然发霉物样本太少了。历史上,凡是研究这个的,都是经过了很多年的实验室筛选培养才获得了高产菌株,其中偶然的运气成分永远占第一位。”
轮椅上的黄念老人也是一脸无可奈何。
“发动全国民众!提供自然发霉物!”总理齐建军深知这个问题几乎可以和生死相当,语气十分决绝。
于是,一份来自内阁的行政公告在几天内贴满了市区,就连新建立不久只有两百多号人口的银谷镇,都张贴了几张。这是目前看起来唯一有可能加快青霉素量产的方法。
另外,医药研究所实验室基础设施的扩大也获得了国会的支持,争取在高产菌株出来前,每个月的青霉素生产量也能达到10万单位以上。相应的直属药厂建立方案也在制定中,到处挪来抠去,凑了10万美元,又不得不颁布了一部《医药保障促进税》法案,暴发户资本家们又不得不每年多缴纳1%的企业税。
这大概是目前国会和政府做出的一件最齐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