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零三章 内府新的财政来源(2 / 2)
这也是女子地位提升的一种变相体现。毕竟李荩忱也没有打算一步到位,把这些都取缔掉,而且······从广大男同胞的角度考虑,有一些合法的机构放在这里还是有必要的,大概可以避免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
茶楼、戏台、酒楼和客栈等等,无论是公私经营,最终都归内府统一管理,行业的制度和政策等等由内府制定。
这些都是朝廷六部之前估顾及不到的边边角角。
换在前朝,这其实也不算什么,毕竟普天之下绝大多数的还都是勤劳种地的老百姓,这些城市中才有的消费场所并不是非常多。而且乱世之中,大多数人也没有这个消费能力。
而有消费能力的那一群人,往往自家就已经有不少娱乐设施,不需要再出去享受了。
所以只要地方州府管一管就好了。
可是这也意味着这些酒楼啊、客栈啊之类的发展的很是无序,各自有各自的规矩,甚至于就连税收也都是走走过场。
随着大汉经济的腾飞,一座座崭新的城镇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一支支商队穿行在神州大地上,天下各处的交流已经远比之前密集,这些酒楼之类的自然也就越来越多,朝廷也不可能在和之前那样,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谓行有行规,必须有一个管理机构出来负责调节矛盾、分配资源以及制定行业内的规章制度,让一切都变得有序化。
商业经营方面有商部、税收方面有户部、律法方面有刑部,而这些行业的管理方面,则有内府。
朝廷把这些事情按照各自的职权划分为不同的部门,自然避免了一家独大,也避免了上下勾连。
什么?你想行贿?
那看看朝廷各个部门多少都和你有关系,你要么都送一圈,要么就一个不送,不然的话送了这个,另外一个就没有意见么?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意图行贿的人也就放弃了。
只要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没必要把家底都掏空。
在李荩忱看来,内府所扮演的角色,实际上有点类似于后世的行会和工会,解决的是日常的一些问题,一些没有必要闹到地方州府甚至刑部衙门上的事。
而为了支撑这些机构运转,这些酒楼、青楼之类的,上交的税款之中有一部分是要划拨给内府的,这也算内府一个新的财政来源。
对此,户部倒是没有太大的意见。
毕竟内府是真的在维系这些城市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日常运转,有一部分给内府也是应该的。
更何况没有内府监督管理,这些地方偷税漏税还不知道有多少,保不齐户部拿到的比现在还少。
李荩忱并没有从前门进入,因为内府的前门外有很多人在排队办理经营许可证之类的,这也是开办商铺之类必须要有的,甚至还有商标之类的,内府也已经联合商部在推动。
这些事毕竟涉及到商贸,商部也同样有责任,现在在内府之中负责许可证之类办理的就有不少商部的吏员,毕竟这些许可证的批准等等都需要商部,但是之后的监督之类的需要内府。
这也是乐昌刻意营造的内府和外廷之间的合作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