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会场爆炸 追击犯人(2 / 2)
王战出去看看,会场附近没有很多人,但是到了附近的居民区,和商业区,就到处都是人,根本分不清那个可能是犯人,那个是普通居民。
以王战的直觉,现在嫌犯应该躲藏在某个角落,再看报纸上的新闻,衣着也是比较遮掩的,或许有个帽子,或许戴了一副墨镜。
如果不行,那个犯人,极有可能会再来骚扰会场,把会场弄得一团糟,甚至没办法继续进行。
王战忽然想到,自己不如锁定一个可能是嫌疑犯的人,和他聊天。
首先,王战想到自己并不是什么代表,而且各国代表名单上没有王战,那么嫌疑犯就可以和自己以普通人的身份进行沟通,然后自己只要找出他话里的漏洞,也就是能够认出是嫌疑犯的证据的,就可以了。
走过几条街,王战发现了一个男子,带着墨镜,喝着咖啡,在餐厅一个座位上看报纸。
王战已经看过报纸了,所以知道报道下午爆炸事件的版面在哪里。
远远看去,王战发现那个人的确在看那个版面。
王战就故意凑上去,问,你知道下午那个国际化会议会场发生爆炸的事件吗。
那个戴墨镜的男子懒洋洋的回答,是啊,据说会议被迫暂停了,本来今天很可能会有结果的。这个会议可是关于各国今后的经济发展的呢。
王战直接切入话题,说,这次好像是恐怖袭击啊,内部人员说过,已经拆除过一包炸药了,旁边还有字条。你是怎么看待恐怖分子的?
那个男子眼睛被墨镜挡住了,但是王战知道他是认真说了-----
仅仅从个体水平上来解释恐怖行为及恐怖主义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每个物种内部的相互之间的杀戮都存在着天然的禁忌。那么是什么东西能够使人们突破禁忌而大开杀戒,做出残忍的恐怖主义行为呢?恐怖主义分子不是独行刺客,他们的活动是以团体组织为中心的。正是团体的社会心理效应使正常的人们变得疯狂、残忍。社会心理学家曾提出两个著名的理论解释恐怖组织是如何使人们破除禁忌,走向恐怖暴力之路。一个是去个性化理论,另一个是道德脱离理论。去个性化又叫个性消失,意指在某些情况下个体丧失其个体性而融合于群体当中。很明显,恐怖主义组织是在极端的外部威胁和压力下生存的。当人们到了极端危险的情况下,组织的团结性就会极大的提高。组织成员就会更加服从,避免违背组织规范行为。而且,在团结和一致的压力下,成员之间自然形成很强的情感关系,成员之间会形成很深的依赖关系。而且由于这种组织与外部世界的隔离性,大部分信息交流来自团体内部,外部世界的信息也经过了团体的过滤。这样很容易使成员去个性化,把敌人看得更加有敌意。
道德脱离理论是说,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会逐渐掌握一些道德准则。当人际控制能力发展起来后,人们就会用约束力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克制那些违背他们道德标准的行为,因为这种行为会导致自我谴责。然而,自我约束也能够有选择地被“激活和脱离”,使之有利于那些违背自己道德标准的行为。他把这种打破行为障碍的过程称之为“道德脱离”,通过以下过程完成:(1)道德辩护:恐怖分子通常会对他们的行动进行辩护,这种辩护可能是恐怖分子直接进行辩护,也可以从团体意识形态的角度进行辩护。(2)责备受害者:恐怖分子通常控诉自己的敌人或对手给自己造成的冤屈和不公。敌人或对手是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罪有应得。(3)丑化受害者: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很难对一个被自己认同的人实施残忍的行为,但是对一个被诬蔑的或客体化的人则可以。因此,对非人性的“敌人”实施恐怖的、残忍的暴行,在他们看来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王战暂时不知道他是不是恐怖分子,但是至少关注这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