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2 / 2)
我不敢打扰,只能干坐着等着老人家开口。
过了大概有半炷香的时间,三叔公这才转回了视线,忽然说道:“让我先看看你那幅唐卡”
我赶紧双手递上。三叔公的手有些微微抖动,接过来慢慢抚着圆筒上的刻字,神色难辨,不过看得出来,一向波澜不惊的眼睛里,微微有些激动的神色。
三叔公摸搓着,叹了口气,缓缓说道:“这件东西,其实我祖上也保存过一段时间,那是在上一次双童子现世后的前一百年的空山期……”
“空山期?”我不解道。
“对,他们的族人叫它空山期。不过这件事要从头说起,我还要先问你几个问题”
我点点头,“您请问!”
三叔公继续摸搓着圆筒上的文字,并不着急打开,“你可信鬼神之说吗?”
我苦笑,摇了摇头,“以前不信,但这段时间,我的经历完全颠覆了我的人生观,现在倒有些相信了”
“呵呵,这很正常,人之所以不信鬼神,是因为这些东西虚无缥缈,看不到也摸不着。但是不信,并不代表着没有,我华夏几千年,鬼神之说由来已久,到如今已成体系,倒不完全是杜撰出来的,可总归是与真实存在的有些差距”
三叔公接着问出了下一个问题,“你既然已相信鬼神之说,那可知晓三界之一的冥界到底在哪吗?”
我迟疑的用手指指了指地下,“难道不是在地底么?”
三叔公神秘的摇了摇头,继续问:“你可听说过西王母的传说?”
“听说过一些,我记得读过的山海经中有云‘又西北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其他就不是太了解了”
三叔公赞许的点点头,接着说“那玉山又是哪里?”
“昆仑么?”
“对!就是昆仑山,《博物志》有云‘“昆仑山北地转下三千六百里,有八玄幽都,方二十万里。地有三千二百轴,犬牙相举’另有‘浸浸黄水’和‘昆仑弱水’的记载,你可有联想到什么?”
黄水和弱水?弱水我知道,曾经看过一版西游记,其中描述了弱水飞乘龙不至,羽毛都可沉底,只有猪八戒有本事可以游过去,这老头子说的这么讳莫如深,总不能是在我和讲西游记吧?!
我又想了想,忽然想到了一些联系,踌躇的问:“难道是和黄泉和奈河有什么关系么?”
三叔公点了点头,“那时有关昆仑山的描述,完全是如今冥界的雏形,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在上古时期,人们是把昆仑山当作冥界之地的……”
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三叔公接着说道:“不知你虽知晓山海经中描写西王母的这句话,可曾注意到,西王母有着‘司天之厉及五残’的权利?‘厉及五残’皆为星名,《礼记?月令》郑玄云,‘此月之中,日行厉昴,昴有大陵积尸之气,佚则厉鬼随行而出,是大陵主厉鬼,昴为西方宿,故西王母司之也’也就是说,西王母为昆仑之主,有冥王之司。”
“另外,还有一辅证,作为幽冥世界的统治者,除了掌刑杀职能外,还应有返魂或者长生的法力或者法器。这个你应该不会陌生,有大量的典籍中记载,在西王母居住的西北昆仑山上,有颗不死树,传说此树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三千年炼制成药,《淮南子?览冥训》中就有书‘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嫦娥奔月的故事就是从这里流传的。”
“那么,你可知道,在先秦时期,既然有大量的记载冥界是在昆仑山中,那后来为何冥界的概念会忽然转到了地下呢?这地下又具体在哪里呢?”
我听得昏头转向,真想跟老头子说,别看我是一大学生,其实在古文化在造诣上,跟文盲没什么两样,你真的不用跟我客气,有什么结论直接说不好么,干嘛一直用这些晦涩难懂的话来引导我呢?
我无力地摇了摇头,表示的确不知道。
三叔公大概也没真的认为我会说出点什么,不甚在意的继续道:“佛教在两汉期间传入中国,经三国两晋至南北朝时达到鼎盛,佛教对于冥界的概念是完整而有体系的,有了六道轮回,那佛教中的冥界概念就变成了地狱之说,相比上古时期,尤为突出了一个‘狱’字!也即刑罚。在那之后的所有言口相传或是典籍记载,冥界都变得可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