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炮战 二(1 / 2)
笔趣阁 最快更新回到清朝当皇帝 !
1873年德国化学家斯普伦格尔发现苦味酸可用雷`管起爆。到1885年法国科学家特平开始用它作为炸药装炮弹,这就是著名的黄色型号炸药。它地威力要比黑·火药大得多。而且爆炸不产生浓烈的烟雾,人类正式进入了无烟火药时代。
另外,1884年法国人维埃耶首先使=+制得单基火药。称硝化棉火药。法国人又称它为b火药。其火药力达900—1000焦干克,后被广泛用作枪弹和炮弹的发`射药。
随着1881年中国开放门户。求知识于世界。现在世界各个先进的国家都有中国留学生留学,他们就读于最好地学府、跟随最好的教授进行学习、同样也是世界上最刻苦的学生,世界先进地科学技术信息通过他们不断传回国内。迫击炮正是采用了这两项先进地火药技术,从而解决了最为关键地弹药问题。
迫击炮的发射方式与一般火药不同,他靠得是炮筒底部地撞针撞击炮弹底`火所产生的后座力,这样的发射方式和无烟火药的采用使得火炮发射产生的火光很小,再加上有丛林的遮蔽,所以英军的炮兵观察哨找来找去也没有发现中国的炮兵阵地。
在外面炮火打得红透半边天际的时候,王刚率领的突击队正好待在一丛灌木林中。
政委倪宏望了望王刚道:“标统,这炮火什么时候停啊,再这么打下去,咱们这突击队就成收尸队了。”
“行了,老倪啊,你以为我不急,不过这是老头子的一番好意,咱们也不能辜负了。”王刚悠悠的说道。
在炮标炮击进行到一个小时的时候,冒着生命危险的谋终于从炮弹的弧度上判断出了蔡宁他们的位置。可惜前沿阵地和指挥部之间的电话线已经被炸断,炮兵参谋不得不再次跑回指挥部。
“中国人的炮兵就在我左翼阵地前不到半英里的地方,他们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
华莱士不由皱起了眉头,这个时候他已经不关心中**队的炮兵是用什么方法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到如此近的地方,他发愁的是由于火炮仰角的问题,中国人的炮群正好位于曼德勒大多数火炮的盲区。也就是说自己的炮群最小射程都超过了这个距离。
“该死的,难道前沿的那些白痴都睡着了吗?中国搬运了这么多火炮,他们竟然一点动静都没有发现。”一向以绅士自居的华莱士不住骂出了粗口。不过他很快意识到这无济于事,便向身边的参谋问道:“我们有多少火炮都打到中国人的炮群?”
炮兵参谋想了想道:“只有十几门2寸(50mm)的步兵炮。”
华莱士看着不断有炮光闪现,且泥土被整个犁了一遍的前沿阵地,道:“就是他们,让他们立刻对中国人进行压制,其它火炮向中国人纵深进行射击。”
终于,一个小时来散乱射击的英军曼德勒炮群有了他们射击的目标。尽管只是50mm的步兵炮,但齐射一次的威力还是很可观的,被英军炮兵参谋确认的“中国炮兵阵地”像被暴雨打了一般,树梢歪斜,到处是残枝烂叶,就连被植被掩护得很好的泥土也被翻了出来。如果不是缅甸潮湿的天气,此时树林里肯定已经燃起了大火。
在英军炮兵的打击下,中国的火炮果然哑了火。英军前沿阵地上侥幸逃生的士兵在忍受了一个多小时的剧烈颤动后第一次有机会抬起头,训练有素的士兵纷纷从防炮洞里钻出来,扑到阵地上。他们将要迎接的是什么,是中国人端着刺刀的冲锋吗?一些士兵开始寻找黑暗中那刺刀上的亮光。
不过很明显,他们失望了,但他们到底看到了些什么,只是这些东西让他们选择的话,他们宁愿没看到。同样多的炮弹,换了个方向换了个距离再次落在他们头上,但这一次他们没有机会躲进防炮洞了。
那个英军炮兵参谋冒着生命危险得来的判断并没有错,英军的火炮压制的确命中了蔡宁他们的炮兵阵地,但除了首轮射击炸毁了两门迫击炮,其它的迫击炮完好无损。这得益于迫击炮良好的机动能力,蔡宁见英国人已经发现了自己,立刻带着炮兵营转移阵地。
在离原先的阵地一千米处重新建立好一片阵地,而这个过程只用了不到10分钟。
可见平日里的负重跑步训练和装、卸炮弹训练的严格、和兵员素质之高。每当清军换一个阵地后可以维持30到60分钟的攻击才会被英军再度发现,而自己转移一次阵地只需要10分钟,最长一次也只有15分钟。
后来,蔡宁干脆把炮标分成5个营。在5个不同的方向向英军阵地进攻,这次英国炮群终于在炮战中迷失了方向。杂乱的朝四处放这空炮!无法对清军炮群造成威胁,阵地上的英国人被这连续3个多小时的炮击已经打的失去了战斗的**和信心。
由于采用了黄色型号的炸药,江宁十一式的炮弹比起一般75mm行营弹在壕沟里爆炸,带起的气浪把英军士兵直接掀飞,而肆意横飞的弹片更是带起一团团血肉。
火炮压制,立刻火炮压制,然而中国人的炮兵却仿佛是幽灵一样的存在,这里刚刚按下去,那里又冒了出来。前沿阵地已经被打成了筛子,像样一点的火力点都被摧毁。寥寥几个士兵蜷缩在壕沟里作着最后的坚持。
这时火炮开始向英军纵深延伸,蔡宁这时候打出了信号弹。原本王刚的十营突击队那寂静的阵地终于蠢蠢欲动起来了。
当信号弹升起的时候,王刚带领的突击队已经到达了离英军一线阵地不足五百米的地方。他们的军装上面已经滚了一层黑泥,脸上也是一样,只露出黑洞洞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