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章 画能伤人(2 / 2)
杜若瑾微有异色,轻轻皱眉,“不要乱说,我同卢小姐不过是点头之交。”
当年卢智凭借杜如晦进到国子监念书的事,鲜有人知,时过境迁,莱公病逝,便更没人清楚这件事,他同卢家兄妹到底关系如何,亦无有人知。
“你紧张什么,我又没说你同她如何,”长孙夕端起酒杯,掩饰了神色,声音柔婉,“如此看来,魁星楼这幅画必定不是从你手上流出,那你今晚可打算买回?”
“不,”在长孙夕惊讶的目光中,杜若瑾摇头道,“这幅画我当初赠送给他人,便不再是我之物,”他自嘲一笑,“何况我今日只带了百两银来,怕不够买一边画角。”
拿银钱来当借口,实是怕高价买回会为那卢遗玉遭来非议吧,长孙夕心中冷笑,“既然不买,那便陪我坐一坐,看看热闹。”
说完,便听楼内霍起骚动,侧目一望,就见看台之上正被人挂起的两幅图卷,她勾了勾唇角,左手按在身侧的桃木匣上。
两幅画一经挂起,便有客人离席上前观赏,过了足足一刻钟,魁星楼的管事才将众人安抚下,并未有太多介绍,直奔主题,将杜若瑾那幅《春江花月夜》开了千两底价,开始竞卖,杜若瑾虽是画坛大家,然两年之间流出之画不过三四,身价当然之高。
“三千两。”一下便翻三倍,出声的是名女子,覆着面纱坐在一席女客当中,想是这年轻莱公的仰慕者。
“三千二百两”
“三千四百两”
“三千五百两”
......
叫声此起彼伏,当中不乏女子,也有大着肚子的官僚,甚至有虎背熊腰的武人掺和,不到半盏茶时间便将价格哄抬了四倍,普通百姓十两银足过一年,在这长安城纸醉金迷的一角却不及毫毛,然这还不算是结束。
“五千两”香廊下头有一处帘幔卷起,帐中两个穿着胡服的少女端酒递果,当中一名头挽牡丹髻的美艳妇人,常在京城走动的,多是认识这位声名狼藉又难缠的寡妇,顿时叫价声消去一半,可挡不住依然有人出声:
“五千五百两。”这还是那位掩着面纱的女子。
“六千两。”美艳妇人蔑过去一眼,毫不相让。
“六千五百两。”女子举杯朝她虚敬。
“七千两”美艳妇人几乎是咬牙喊出这个数目,场上众人看出两人较劲,又听这天文数字,一时间竟没再掺和的。
“七千五百两。”
女子又加五百,妇人脸上阴晴一阵,却是端起酒杯回敬,冷笑道,“八千两,这位姑娘卖我一个面子。”
“咯咯”笑声一出,那覆面女子朗声应道,“好罢,就卖姐姐一个面子。”
看台上的雅人见多识广,已是看出那覆面女子有意抬价,他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便没再鼓吹众人,正要敲钟定下这桩买卖,哪想这嘈嘈大厅之中,突然响起一道女声:
“一万两,这幅画我要了。”
众客闻声寻去,就见那坠着黄灯的纱帐处,帘凭人起,露出两道人影来,待看清楚那两张人面,当场静下,只听那账中女子笑声悦耳:
“还请诸位让我一让,叫这幅画物归原主吧,”话顿,又转头对着身侧男子道,“也免得你借酒消愁时,连个慰藉都无。”
话音稍落,在座已是有人听出猫腻,再瞧那帐中男子一副酒态,面上伤色难掩,纷纷侧目去瞧那挂起的春江花月夜,想起那画中若隐若现的美人身影,想起那手清丽小楷,各自在心中有了一番解释,“哗哗”转身看向另一处香廊下李泰坐处,然一帘遮目,不辨颜色,众人当即就将这事情自行理解一番,却有因这八卦兴奋地红了眼睛的。
就连先前竞价的美艳寡妇,都没再出声加价,一脸兴趣地来回看着座上几处。台上雅人见到机不可失,这一万两已是上价,便一锤子敲响了架上铜钟,定下买卖。
杜若瑾两眼干望着冲他盈盈巧笑的长孙夕,心中一片惊颤,只觉眼前之人陌生至极,再不是当年那个抱着长姐手臂撒娇的小女孩。
长孙夕见他神情,微微有些不忍,但也只是一瞬即逝,便拿起放了一叠贵票的桃木匣递给侍女,叫她上前去取画。
“瑾哥哥,”接过侍女小心递来的画盒,长孙夕在众人的注视下递给杜若瑾,知在这种越抹越黑的情况下,依照他的性情断不会在此时辩解,便不怕拆穿,好言道:
“你且收下,这画是没错的。”
杜若瑾心中骇凉,直直地盯着她,像要把这人看清,抬手碰到画盒,闭上眼睛轻叹一声,推开去,“你自己留着吧。”
说罢,竟不再看她一眼,放了酒杯便朝外走去,不睹众人视线,途径李泰账处,躬身一揖,便遥遥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