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节 美利坚的国耻日(2 / 2)
在亨德森机场上,凄厉的防空警报让美国陆军航空队的飞行员们都是一愣,虽然他们确实从珍珠港陷落之后就开始备战,但是三个多月来一直见到的都是海军航空兵的飞行员们从这里起飞登舰,然后就是日复一日的作战训练,但是从来没有想到会有自己上阵的那一天。战争好像真的降临了!没想到的很多,但是当战争真的来临,这些小伙子还是凭着一腔热血*头也不回的冲向自己的座机,但是理想是丰满的,而现实总是…
“呼呼”四架后掠翼的喷气式战斗机排成一个楔形阵快速的通场,而飞机机腹下那吊着的两枚反跑道子母弹撒布器如同天女散花,洒下的一个个管状集束弹裂开,一枚枚子炸弹迅速将跑道和机场上停放的美军战机笼罩在一片烟火尘雾中。在美军飞行员的眼前,腾起了一条火墙,甚至有一架正在跑道上疯狂的助跑准备升空的P47刚刚离开地面就被一群子炸弹引爆在半空中,飞行员连跳伞的机会都不可能有。望着刚刚还在阳光下排列的耀武扬威的战机如今都成了机场上一堆堆篝火,美军飞行员们不得不痛苦的承认他们已经完全丧失了和中国皇家空军一较高下的机会了。
同样的一幕在从西雅图到尤金附近的几个机场上同时上演,美军在西海岸北段的防空网络只剩下那些小口径高射机枪和少量的大口径高射炮能发挥点不太靠谱的作用,在二十四小时内,美国西北防空的缺口已经被打开,而此时才刚刚是上午10时左右,在远方的云层中中国的四个战略轰炸机联队和中国海航的两个攻击机联队正在做最后的检查,一枚枚航弹的保险被手工拔下,然后插在投弹手的背带上,核对无误之后,航弹引爆方式也被设定好,等飞机进入了轰炸航线,投弹手接过操控权,这些空中的庞然大物就要向美利坚的土地上倾倒成吨的钢铁和毁灭了。而此时的美国西北天空已经没有任何刷着白色五星的飞行器能阻止中国航空部队的攻击了,特别是在大集群开始轰炸之前,刚刚被F10标定的数十个防空炮火阵地遭到了第4舰队和第5舰队的饱和飞弹袭击,一颗颗飞火流星从天而降,凝固*汽*油弹将防空阵地的高射火炮炮管都烧的软化卷曲,最后的防御手段也被解除,让轰炸机群如同实弹训练一样轻松愉快的,一座座军营、弹药堆积地、指挥机关、通讯枢纽、交通设施甚至是一座十九世纪就废弃的海滨古堡都成为这场空袭的战果之一。
太初二十五年9月11日,中华共同体联军踏上了西海岸的土地,曾经是俄国冰天雪地中最精锐的第六集团军和第七集团军几乎同时在波特兰到尤金的海岸上登陆,在空中优势的掩护下轻松的完成了一次登陆演练,而年轻的海军陆战队也派出了一个师参加了这次行动,让这个最年轻的军种在这场可能是最后一场世界大战的终场也露了一小脸。仅仅用了12小时,西雅图就被从纽波特赶来的第3机步师给轻松的攻下,美军三分之一的航空兵器来源从此断绝。如果不是喀斯喀特山脉并不适合中国机械化军团的快速推进,俄勒冈州就将会成为第一个沦陷的美国本土州。而这一天对于几十年内的美国人而言都将是他们苦涩的回忆,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第一次在本土战场上看不到胜利的希望,而且还将与百年来触摸到的太平洋远离,从此成为一个纯粹的大西洋沿岸国家。
“总统先生,我们在内华达山脉和喀斯喀特山区的防御力量受损轻微,但是他们缺乏后勤补给,中国人的空中力量切断了一切从中部各州为山区部队输送给养的通道,而且对方对于我们交通枢纽和基础设施的大规模不间断空袭,我们已经失去了整个华*盛顿州和一半的俄勒冈,更加糟糕的是,我们的军队主力集结在萨克拉门托到圣迭戈一线,短时间内根本无法阻止中**队巩固他们的登陆场。”马歇尔已经显得垂垂老矣,不复当年智珠在握的儒将风采。
一脸灰暗的杜鲁门总统对于这些分析已经快恶心到吐了,他虽然并不明白八十万全副武装的美国陆军和国民警卫队面对不到自己三分之一的中国登陆部队怎么就会一触即溃,虽然他很清楚这并不是马歇尔将军的错误,但是他如何对这个国家的民众和他背后的金主交代?当然杜鲁门不会想到,他们寄希望的梯次防御,以空间换时间,阻止中国复制德国曾经屡试屡爽的闪电战,用万里补给线来拖垮中国入侵,但是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错的离谱。
中国皇家空军几乎在这次战斗中扮演了所有的角色,不断的点杀美军的节点,摧毁美军的现有兵力和潜在实力,破坏美国的基础设施和工农业基础,甚至轰炸了数十座水库和电厂,让整个美国的电力供应下降到了一战前的状态,交通更是陷于瘫痪,阿巴拉契亚山区的交通甚至要依靠马匹来实现。美国第一次尝试到了总体战的威力,这也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采用快速的摧毁一个大国的经济军事潜力的方式来求得速胜的尝试,显然富余而辽阔的美利坚合众国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实验对象。
“我们这个国家自从1814年以来已经132年未曾被外**队践踏我们的国土了,但是今天我们的失败让五十颗星的星条旗蒙羞。…美国的民众可以用自己手中的武器去和侵略者作战,但是他们的心态却已经不能适应这种本土抵抗的困境,或许我们可以赢得这场战役(纽波特反登陆作战),但是从第一双中**靴踏上俄勒冈的土地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纽约时报》时政评论员哈利.亚当斯,太初二十五年9月11日。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