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天子 第175 火照雒阳城(1 / 2)
笔趣阁 最快更新大汉东皇传 !
P:大纲这段设定,被我废弃,难以承上启下。现在想不起,刘杲如何投机雒阳之乱{所以只好压着主角,不让他露面},才能攫取利益。大家帮帮忙,都发表一下看法,以便额想出一个好思路。
另外;谋士、武将问题。一本《三国志》,列名其上的百余人,此时都窝在雒阳。只有雒阳大乱,他们对当今朝廷失去信心时,才会投靠刘杲,扶持起一个光武帝。这一卷中,刘杲手下谋士、武将,将会爆发式增长。
========以下为正文==================
第175火照雒阳城
雒阳,大将军府。
宅邸院落,阁墙台尾,时不时可以望见,一两株顽强的杂草。斑驳的青苔,也悄悄的爬满石墙土壁。
院落间,装饰的鲜花玩草,挂满雨水露珠,乍一看一片鲜绿,细瞧却是绿中掺杂丝丝衰败。
嗅一嗅这雨中浪漫,然而空气中的霉味,很快让人失去兴致。
连绵一月的霖雨,让雒阳开始发霉。便是竖立门前的纸伞,不注意处,也搀杂斑驳霉斑。
傍晚时分,天色渐渐阴暗。
何进站在木格子窗台,遥望远处灰蒙蒙的一片,神色落寞:“久旱连阴,这是人主、国政失调之兆呐!”
便在何进感叹时,濛濛细雨中,一位身着铠甲的亲兵,弓着腰,快速向何进这里赶来。
何进取过一方布巾,递给亲兵,道:“擦擦雨水。何事,值得如此慌张!”
亲兵躬身递上几封函信,道:“秉大将军。凉州董卓、皇甫嵩、刘石,并州刘杲,四人书函同时抵达。”
何进接过四封书函,随口道:“你且下去,换上干衣服,谨防风寒。”
打开刘石书信,刘石信中托辞刚迁金城太守,且北有韩遂,不便远行。又言:某出身卑微,饶幸立于朝堂,已是万幸,岂敢将兵入雒,与诸公同坐?
总而言之,刘石根本无出兵之意。
打开皇甫嵩书信,皇甫嵩信中,先是申明宦官之害,而后劝何进即时诛杀张让、赵忠等人。最后皇甫嵩才言:老臣掌十数万大军,意在护守京兆诸皇陵,今韩遂未灭,不敢归师。
皇甫嵩亦是不愿率兵入雒。
渐渐的,何进眉头蹙成一团:“莫非我真成孤家寡人,无人肯真心助我?”
犹豫一下,何进又打开刘杲递来书信,刘杲在书信中丝毫不提董重之事,而是详详细细介绍并州三万兵力。
信尾,刘杲才言:宦官古来有之,唯有尽数十年,方成祸患,究其原因,不过是权掌省内,无人制衡而已。大将军只须诛除宦官首恶、跋扈之徒,再选三署郎官,候补禁中,此举足以遏制阉竖之害。何至于,远召四野郡国兵哉?
何进轻轻摇着头:“邯郸刘伯兴,果然是能人,一如伐西羌时,一眼看穿层层迷雾,直插本质所在。身在太原,却能察觉雒京风雨,眼光何其锐利!而且其人言语飘忽,模棱两可,明知计策不能行,却偏偏上奏此策。”
“智者可无仁,而仁者必有智。万幸听袁绍所劝,立时诛杀董重,不然若是董重串联上刘杲,局势将更加艰难。三万精兵,好一个三万精兵!不错,有三万精兵在手,我如今还真不敢对付你!”
何进打开三封书信,却无一人可以借为援助,心中很是失望。
怀着可有可无心思,何进打开董卓传来书信,不料何进刚看两行,眼神猛的一亮。
董卓书信中慷慨大言:臣闻扬汤止沸,不若釜底抽薪,愿学历朝名臣,驱逐赵忠、张让之徒,以靖君侧。
董卓所言,重点在诛杀张让、赵忠,却不言尽罢诸大小黄门,与刘杲所言“只诛宦官首恶,不废宦官之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
何进能在无数外戚之中,拼搏成为大将军,虽说有何太后之助,但何进心智也非常人能比。
何进与袁隗等人联合,是想学梁冀之例,控制文臣士族,为自己所用,而不是养虎成患。
外戚梁冀当政有李固、杜乔,宦官王甫、曹节掌权,有李膺、陈蕃。
只要权不归党人,朝廷内政必有争端。何进也是看透士族这种谁上台,就攻击谁的心态,才想保留宦官一部分势力,以之对抗党人、袁隗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