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回(2 / 2)
曹操自己一生都在推行屯田制,其中的官屯是指由军士耕种,一般是官府收起四至五成,其余的五到四成留给军屯的人员自用;民屯是由集募的百姓来耕种,官府发给耕具、牛只什么的,一般则为五五分成。
再就是一般的自耕农……其实汉末时由于严重的土地兼并,已经没什么自耕农可言。后来还是老曹严厉的打压豪族的土地兼并,真正意义上的自耕农才有所恢复。不过在那种宗族势力庞大的时代,老曹也不能打压得太过火。有点扯远了,反正这里自耕农包括了不少拥有大量土地的世家大族,这一类要上缴的税赋一般为四成。也就是说,夷州所订的农税实在是低得可以,而按老曹的思想观念,夷州只收这两成的税,其仓廪里就根本不会有多少钱粮,随随便便的打上一仗,夷州的大仓里就已经空空如也了。
“夷州竟然只收两成农税?那夷州之富庶……”
司马懿接上了曹操的话道:“夷州之富庶,富之在民而不在官。而夷州的官家之钱,多来源于与青徐、荆楚、吴越之间的商贸。至于陆仁本人或可称为狡诈,但对其境中百姓却恪守信义。彼曾言除非是大难当头,否则绝不向百姓多征分毫之税。而夷吴之前虽有交兵,但却算不上是什么大难当头,所以陆仁也就未向百姓征收钱粮徭役。更可笑的,是他麾下的甘宁水师久在夷吴海峡之间游击,时而返夷补充粮秣,竟然是由陆仁出钱向百姓购粮。”
“……”
曹操听得直摇头,半晌过去才道:“陆仁一向素不晓军国之事,治民理政到还勉勉强强。像他如此治政,属民固然是可以丰足无忧,可是武备之事却差之远矣。也难怪乎他会不想去打这场仗了。”
司马懿道:“正是如此。其实前些时候陆仁率夷州水师兵至吴郡并且逼孙权送质入夷,根本就是在虚张声势。那一仗真要是打了,夷州纵然胜之,其国用亦必空乏,难有后继之力。若是被孙权稳住阵脚,再另遣一师奇袭泉州,陆仁便会无力抵抗。陆仁虽狡猾多诈,但为人处事却心性沉稳。争而无利,甚至会自损倾颓之事,他断然不会去做的。”
曹操闻言之后便是一声长叹:“唉,看来孤还是高诂了他。彼既无力进兵攻讨,以虚势逼得孙权送质入夷,接下来自然就不会助孤攻袭孙吴之后,孙吴便可集倾国之兵与孤隔江相峙。失此一援,实在是失势太多了些……只是孤如今陈兵数万于此,一箭未发、寸功未建,若是就此退还,岂不惹人耻笑?”
司马懿适时的递过去一封信。这封信是陆仁口述,再由蔡琰来写的,至于信里的内容,司马懿也不敢拆开偷看。不过司马懿知道,这封信应该是陆仁劝曹操退兵的信,有没有用处,司马懿也不得而知。换句话说,司马懿还是很小看陆仁的。不过这会儿吧,司马懿也需要这老曹读这封信的功夫来好好的喘息一下,另外再想想得如何说服曹操退兵。
那么信里的内容是什么?首先当然是陆仁在向曹操道歉,并且向曹操声明,这次曹操亏损的钱粮,日后姜游会补偿给曹操。说真的,五、六十万石的粮米,陆仁随时都能够拿得出来,但是现在对老曹得先哭哭穷,然后说分期付给老曹……如果是“分期付款”,陆仁那就更轻松了。另外这还有另一层的意思,就是老曹你可千万别因为这次无功而返的事而去断绝夷徐商道。
老曹这里有钱粮得,再算算到现在为止的钱粮消耗,其实还能赚回来一些,所以多少也算是有个台阶下,这让老曹心里好过了一些。而接下来,陆仁就开始给老曹敲警钟。
警钟有两响,第一响是提醒老曹,江东方面周瑜仍在,精锐水师仍在,而且现在天方入夏,江面上多为东南大风,就战术方面的意义而言对老曹不利。此外入夏后的暴雨将至,长江水位会涨得很凶,这也同样不利于老曹用兵。当然了,如果陆仁的夷州军队攻击孙吴的后方,牵制住孙吴的兵力,老曹越江之战会轻松不少,但是现在的陆仁不是“出不了兵”吗?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老曹要是不及时退兵,搞不好就得再来一次赤壁之祸。
第二响陆仁就有点扯了,直接告诉老曹说小心西凉方面的偷袭。其实这个问题说扯有那么点过份,陆仁主要是依照原有的史料,提醒老曹说马腾那边会有点不安份。不过扯归扯,就大势而言,西凉方面一直是老曹的心大患,陆仁的这一下也真是正好就捅到了老曹的软肋上。
劝老曹退兵的话,在陆仁看来有这些已经足够了,只是再接下来嘛……
“什么!?子桓竟然调戏了陆仁的妾室甄氏!?仲达,这是怎么回事!?”第二响陆仁就有点扯了,直接告诉老曹说小心西凉方面的偷袭。其实这个问题说扯有那么点过份,陆仁主要是依照原有的史料,提醒老曹说马腾那边会有点不安份。不过扯归扯,就大势而言,西凉方面一直是老曹的心大患,陆仁的这一下也真是正好就捅到了老曹的软肋上。
劝老曹退兵的话,在陆仁看来有这些已经足够了,只是再接下来嘛……
“什么!?子桓竟然调戏了陆仁的妾室甄氏!?仲达,这是怎么回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