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二章 亚美尼亚之叹(2 / 2)
因此,当地这些学者对于政治或者民族气节操守上的敏感性。显然不如在各自领域的专注,再加上很多人本身就不是穆斯林,因此“劝说”他们为新政权服务,并不算太过困难的事情。
甚至因为阿巴斯王朝在近年战争中穷兵黩武,导致这些并非直接在军事或者战争领域内产生效能的学术领域。过得有些举步维艰。在足够的金钱和实物补助,以及家人的安全保证下,鲜有能够马上给予拒绝的。
一方面要感谢作为民政总管和首席顾问的卡塔赫,所提供的人脉和资源列举出来的名单。另一方面则来自这些学者之间帮衬性的相互举荐,在战后普遍萧条和饿肚子的威胁下。享受了几天温饱有闲之后,他们恨不得把能够沾上点边的亲戚家人学徒弟子都拉进来,
“岭西行人司通事虞候,经北通番使马克己求见。。”
“他来做什么。。”
我想了下,接过递上来的文书,三言两语的就看清了简单和前因后果。
“原来如此,就把人带进上吧。。”
一个皮肤发暗,面如沟壑老者,被马克吉待到我的面前,然后由马克己充当临场的翻译,我按照预先想好的内容开口道。
“亚美尼亚人想要获得宽恕,并且保存国家的条件很简单。。”
“第一,参加过南方战争的亚美尼亚贵族及其亲缘支系,都必须集体迁徙到大不里士以南居住。。”
“当然,允许你们带上所有可以带走的财产和牲畜、、”
“第二,与旧王马克西米连有关的三代以内男子,必须前往东土朝见我们的皇帝,以获得宽恕和谅解。。”
“你和你的儿子所代表的支系,可以作为特殊的例外。。对愿意协助和服从大唐的人,我们从来不会吝啬”
“第三,现有亚美尼亚地区必须提供至少三千人规模的,自备马匹和武器的骑兵。。由我们安排驻守伊朗高原和呼罗珊地区。”
“重点城市的驻军规模和各领地的贡赋徭役,可以比照伊朗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进行修订。。”
“凡湖附近的领地,分成至少二十份以上。。其中十份由占领军分配,剩下的五份由表现配合,本地人接手,五份作为马科米扬家族的供养份地,你和你的后代管理其收益和产出”
“按照人口比例,每座城市只允许存的城市治安维持力量。。最多不得超过五百人……每听一条,大主教心中的悲哀和苦涩,就浓重一份,当他们将这些条款听的差不多的时候,心中反而已经被麻木的有些无所谓了。
瓜分王室和旧贵族的领地。可以说是对战败者的惩罚,重点驻军和贡赋徭役,当年在阿拉比亚人的手下,也不是没有遭遇过;
迁移马克米亚家族,可以说是将统治上层壶底抽薪。用兵役将亚美尼亚地区最后一点抵抗力量和可以武装的青壮。都抽干掉,一环扣一环的步步紧逼,最后除了亚美尼亚这个国家的名以外,就只剩下个任人摆布的空架子。
离开自己熟悉乡土和根据地的亚美尼亚人。几代之后还会是原来那些彪悍而无畏的亚美尼亚人么,
看似优待和宽大,格外保留他和他儿子部分权利的代价,是来自亚美尼亚同胞的猜疑和裂痕。从某种程度上说,他的确是出卖了剩余的亚美尼亚人的利益和将来。
但是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很可能是更加痛苦和绝望的未来和前景,这是他不得不强迫自己吞下的苦果和恶名。
“记住,这是通牒而不是交涉,你只有选择是还不是的权利。。”
“请不要质疑我的执行能力,”
我风轻云淡的弹了弹手指上一枚雕琢成甲虫的古代印章,就像是赶走一只恼人的苍蝇一样。
“也不要和我说什么亚美尼亚人的抗争精神和代价。。”
“紧靠武力想要获得一个彻底顺服的亚美尼亚,或许没有那么容易,但是制造一个充满残败和废墟的亚美尼亚。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也请不要做出任何拖延时间或是其他浪费时间的无益之举,不然也许我们下一次就是在高加索山外,和可萨人讨论亚美尼亚的地位问题了”
我补上最后一击,然后挥手示意可以带他出去了。
但是对方似乎还想做出最后一次努力,站在原地扭头又对马克己急促说了几句话。一直面无表情的马克己也有些动容起来。
“他可以接受这些条件,但是希望尊上能施舍给他们,一个微薄的恩典。。”
马克己有些难以启齿的小心道。
半个月之后,
幸存下来而群龙无首的亚美尼亚人。重新选出了他们的代表,和少量残存的首领一起。在大主教的领导下,集体觐见了赛里斯人征服者的统帅,请求为他们任命一个新统制者。
于是他们得到一个名为李思雅的女王,虽然她还年幼的很,远在东土正是牙牙学语的年龄,却拥有来自前代赛里斯皇帝的崇高父系,以及来自波斯萨珊七大贵族分支之一——亚美尼亚王系后裔的母系,融合而成的尊贵血脉。
大主教之子出人亚美尼亚地区摄政,而作为最熟悉这些地方的马克己,则成为这个新生地方政权的第一任监察(亚美尼亚都督府长史……唐人对被征服土地上的当权者及亲族,或是被镇压的反抗者及其眷属,并不是一味的处决或是杀戮了事,往往会采取一种看似宽仁却是周期漫长的慢性煎熬式的惩罚,让他们去朝见大唐天子,以获得宽恕和收留。
这段朝拜之路,往往以上万里的距离为计算单位,因此很多人被能到达目的地,就先抵达了自己生命的终点,因为年老或是体弱,体力和精神不支,或是突然急症染上时疫,客死异乡的比比皆是。
这些散步在丝绸之路上的,带有各种异域烙印的大小坟墓,也成为后世研究华夏朝贡体系,文化和势力影响范围的重要依据和素材。
《桂川丛谈——大唐岭西考》
原作者:韩冈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