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划编军户(1 / 2)
史轸临黄昏时赶到黄涧都巡检司驻地所在的大峪寨在大峪寨附近的一座瓷窑里找到徐怀。
这座瓷窑位于黄涧河左岸的一条溪涧旁从大峪寨过去仅六七里山道险僻用土坯墙围出八九亩大小的院子数排简陋屋舍作为堆放陶土、釉石及成品的仓库以及制胎着釉的工房两座窑炉建于最北侧的坡地上;此时其中一座窑炉熄着火一座窑炉却有滚滚黑烟升起不少人在窑炉前忙碌。
史轸走到窑炉前就见徐怀穿着短衫衣衫沾满煤灰脸上也脏兮兮的却浑不在意的蹲在窑炉前正定晴看着炉膛里热浪炙人的炉火。
史轸及徐怀身边人早已习惯这一幕。
牛二闲极无聊坐一旁泥地上他从山捋了一兜浆汁饱满的酸果子这时正挤眼皱脸的嚼开吮吸酸汁;十数侍卫错落有致的守于左右;作为黄涧都巡检使、右军都虞侯的王章穿着铠甲受不住炉膛前的高温站在一旁拿汗巾擦脸上的汗水。
却是窑炉前站着几名窑匠紧张得手脚都不知道放哪里生怕有一丝懈怠就惹来杀身之祸。
姜燮以及沈炼等人走过来迎接史轸。
韩圭暂时兼领南蔡县令同时记室参军的姜燮全面承担起来文函军令的拟写、签发等事他跟随在徐怀身边是再正常不过的。
沈炼却是营造院下属的煤铁监主事一直在淮源等地负责推进煤铁开采、冶炼等事他此时在徐怀身边可见徐怀此次到汝州远不单纯是为巡视防线。
徐怀见史轸走过来站起来将衣襟上所沾的煤灰拍去跟史轸说道:
“你赶过来正好——还要多找一些大窑试烧煤石生熟煤都要摸索。鲁山花瓷战前就很有些没落了是为何故?还不是北滍水沿岸的柴木都被砍伐一尽出产不了物美价廉的瓷器只有几座大窑以出产精美青瓷、白瓷闻名瓷价高企也就无惮收购深山里砍伐的上等桑柴烧窑因此能活得滋润——但这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伏牛山、嵩山连绵起伏千余里森林资源自是丰富但受限于落后的运输手段深山老林里唯有临近溪涧的木材砍伐下来才能在每年汛季放排出山。
而临近溪涧的林木却又有限的。
汝州陶瓷业兴盛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极盛时出现在大越立朝五十年之后这段时间其时沿北滍水建有近两百座窑炉成千上万窑工终日劳作。
当时除了烧窑用柴外大量的窑户、窑工在汝州、鲁山等地的城池镇埠集中居住人口远比其他地区的城镇高得多大幅加剧对薪柴的需求。
而近百年来伏牛山、嵩山之中临水的溪谷坡地也因为山民剧增都陆续进行了开垦。
这些都造成伏山牛、嵩山临近溪涧的山林资源遭到过度砍伐。
人们被迫进入山岭更深处伐木烧炭费尽辛苦运出山来虽然也不是不行但代价却要比以往高昂太多。
如淮源、信阳发展冶铁业一样桐柏山里总的木炭资源是充足的但廉价、易砍伐烧制的木炭资源却又是有限的。
今年淮源、信阳冶铁产量加起来将突破五百万斤明后年照着年产超千万斤的规模进行扩产倘若不是大量使用熟煤还继续采用木炭冶炼铁矿石成本差不多要增加近一倍。
汝州瓷受限于廉价木炭资源的紧缺近几十年来发展距离百年前极盛时已有很大的衰落。
徐怀希望汝州瓷、箕山瓷能有比以往极盛之时都要发展更好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尽快将能低廉、近乎无尽的生熟煤能成功的运用到陶瓷的烧制中去。
在这一点上相比较因循守旧的鲁山窑户箕山窑户上百年来孜孜不倦的摸索、克服当地陶土矿杂质复杂、窑变莫测的弊端在当世青瓷、白瓷、黑瓷基础上开发出色彩绚丽、窑变可控的箕山瓷自然是可贵得多。
箕山窑户在陶瓷烧制等方面也积累更丰富、老到的经验。
虽说这方面的工作史轸之前都有推进但徐怀觉得还不够要求组织更多的窑户摸索生熟煤烧制瓷器的工艺。
徐怀接过侍卫递过来的汗巾将脸上的污渍擦净。
瓷窑距离大峪寨就七八里路徐怀也没有骑马一边沿山道步行一边跟史轸、姜燮、王章等人说话:
“烧陶自古便有之瓷器自前朝也已经发展到极盛天南海北民窑不计其数闻名天下的就有八类。汝州瓷要重现百余年前的辉煌除了燃料的问题新建瓷窑要尽可能沿北滍水分布东赵河谷的龙潭岭今年也要筹划建一些新窑。我设想汝州瓷真正进入新的极盛期每年往外输出瓷器十万件、几十万件都是远远不够的这点量楚山区域内就能消耗掉——每年至少要达到三五百万件输出量才算是达成初步的目标……”